[实用新型]自行车座凳无效
| 申请号: | 93245438.0 | 申请日: | 1993-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2020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8 |
| 发明(设计)人: | 霍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开元 |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骑行车辆的座具,尤其是一种设于自行车上的座凳。
目前,在自行车上多用鞍座。它系由中间凸起的较狭长体和与其平滑相连的近似于三角形的主鞍座面而构成,其两侧翼部前缘的后倾角∠α约为45°左右。这种传统自行车鞍座,多适用于短时近途骑行的场合。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骑行者日常骑行自行车的行程和骑行时间不断增长。若仍使用通用鞍座,骑行者的较小表面积的会阴部将较长时间承重较大的挤压力,而它恰恰是肌肉和脂肪薄少,表层皮肤较为软嫩而薄弱的部位,易于受到损伤。因此,普通自行车鞍座,不但易使骑行者产生疲劳感,且窄长的支撑面使人跨骑后,有种不稳定感和不适感,尤其是对某些患有肛肠疾病的人或者行经期间的妇女,其不适感将更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坐骑舒适、平稳,且在长时间骑行时,尤其是在受到剧烈震动时,能明显减轻对会阴部挤压的自行车座凳。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方案是:一改以跨为主的跨骑式自行车鞍座,为以坐为主的坐骑式自行车座凳。同时又适当保留了部分前伸部位,以鸟首部的形式存在。具体地说,是所述的主凳面两侧翼部的前缘大体呈直线,其后倾角∠α=65°~88°,且主凳面的长度L与所述鸟首部的长度N之比值:L/N=2.0~4.5。其中较佳值是主凳面两侧翼部前缘的后倾角∠α=75°~80°,其主凳面的长度L与鸟首部的长度N之比值:L/N=3.0~3.5。鸟首部的平均宽度E与其长度N大致相等;且主凳面的两侧边大体呈直线状,其内倾角∠b=5°~30°,优先值∠b=12°~18°;鸟首部与主坐面各边连接处由圆弧光顺过渡,且其凳面的后缘形状与坐姿臀部俯视外形相吻合。所述的座凳系由薄钢板冲压成型的座体,其上覆衬的泡沫软垫和包裹在外的罩体组装而成;或者仅采用塑料一体制成。
所述的自行车坐凳,除采用现有的圆盘弹簧为主体的支架结构外,也可采用Z型托盘式弹性支架,其上接板与座凳相固定,其下接板由抱箍和螺栓紧固在自行车的立管近端处。所述的弹性支架体可为等宽体,也可为变宽体,后者更利于增强其弹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一种自行车座凳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托盘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参见附图1、3和4所示的自行车座凳(1),其主凳面(3)两侧翼部的后倾角∠α=78°,两侧边的内倾角∠b=15°;鸟首部(2)的平均宽度E与其长度L大体相等,且主凳面(3)的长度L与鸟首部长度N之比值L/N=3.3;各边的连接处由内、外圆弧光顺过渡。刚性的座体(4)由1.2mm的薄钢板冲压而成,其四周尺寸平均约内缩5mm,且其后倾角∠α可略再增大数度。在座体(4)上覆衬一层泡沫塑料衬垫(5),且由人造革面料缝制成包裹的外罩(7),由此制成的自行车座凳(1),其四周外缘均呈光滑的圆弧状。
附图2所示的Z型托盘式支架体(6),系由弹性的等腰梯形钢板冲制成型,它系由水平状的上接板(61)、经曲折成的直连板(62)、平连板(63)和垂直状的下接板(64)组成。在上接板(61)上设有三个固定螺孔(11),并由螺栓将此与座体(4)相固定;在下接板(64)上设有一个螺孔(12),固定螺栓由此经抱箍(17)上的固定孔,将左右对称的两片托盘式支架体(6)固定在自行车的立管(8)近端上。另外,各折角均为圆弧过渡,且直连板与平连板间的夹角∠β≤90°。从而,明显地提高其强度和弹性。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座凳,是通过其主凳面(3)支撑骑行者臀部的两块臀大肌来承受绝大部分人体的荷重,而臀大肌表层皮肤较为坚固,内层的脂肪层、肌肉层较丰厚、结实,面积也比会阴部大数倍。因此具有坐骑舒适、持久而稳定等特点;其新颖的外型还会给人一种新异的感觉。
当然。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三轮车、助动车、轻骑等骑行车辆的车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开元,未经霍开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5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杯连体式可启闭杯盖的杯子
- 下一篇:瓶底进气式奶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