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儿童防护带无效
申请号: | 93244891.7 | 申请日: | 199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明宗 |
主分类号: | B60R22/10 | 分类号: | B60R22/10 |
代理公司: | 首都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柳江 |
地址: | 台湾省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儿童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儿童防护带。
目前不少家庭大多拥有一辆代步的汽车,尤其是有儿童的家庭更显得需要,比如小孩放学上学的接送或出外郊游等。由于小孩天性好动,因此乘座汽车必然是无法安于座在汽车的座位上,特别是二至六岁的小孩。现在已有的童用汽车安全座椅,其座椅仅对不会行走或较为听话的儿童有作用外,而对于其他较活泼好动的小孩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因为他根本座不住;如此一来只好任其在车中活动。常见的情况是在于座车中一大人看护着且时刻监视其活动状态;然而,小孩也有一天性的习惯,即是喜欢站立于汽车两前座间,一脚站于后座的放脚空间,另一脚则跨于该两前座间的手刹车后端,而与前座的父、母亲说话或前视前方的景观;有时,前座的父、母亲则大声斥之以“回去坐好”等警语,无论再大声、再严厉都无任何作用。人们认为儿童站立于汽车两前座间,一脚于后座的放脚空间,另一脚则跨于该两前座间的手刹车后端,若在行车途中突然刹车,则小孩必然会冲至前座,因而容易发生撞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包含有可挠性连接条,弹性护带、结合环、活动扣体等部件构成的装置,锁扣于汽车两前座间,供后座乘坐儿童抓持,以避免在行车中突然刹车而发生的撞伤事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以一个可挠性连接条、一弹性护带、一个接合环、活动扣体、锁合环部、端部环槽、板扣、扣榫和扣环所组成的防护带。
将本实用新型扣于汽车前两座椅的头垫体与背靠垫体组合的固定柱上,使该两前座椅之间具有一防护带,它可供在后座乘坐的儿童抓持,且可避免小孩在行车中站立或活动时由于行车突然紧急刹车而发生的危险事故。
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现在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它主要由一可挠性连接条(10)、一弹性护带(20)、一结合环(30)、一活动扣体(40)所组成。其中,该可挠性连接条(10)外覆以该弹性护带(20),而可挠性连接条(10)的两端折弯固定成一扣环部并与一结合环(30)扣结,结合环(30)设有一体成形的锁合环部(31),该锁合环部(31)则与一活动扣体(40)的端部环槽(41)嵌扣成活动的。活动扣体(40)设有一藉以由弹簧限制且可复位的扳扣(42),该扳扣(42)与一扣榫(43)一体成形;也就是说,该扳扣(42)下压扣动可连动该扣榫(43)往后移动,而与扣环(44)呈解锁扣状态,反之呈锁扣状态。而可挠性连接条(10)是一金属材料,它可作任意曲度弯曲,以利使用时配合结合的空间大小而予以调整形状;弹性护带(20)是一软性而具有弹性的带体,以包覆于该可挠性连接条(10)的外部,以供小孩拉掣具有保护的作用;将防护带的活动扣体(40)扣于前座椅的头垫体(51)与背靠垫体(50)组合的固定柱(52)上,使该两前座椅之间具有一防护带。它便可供后座乘坐小孩(1)抓持,从而可避免由于紧急刹车而造成往前冲的撞伤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明宗,未经谢明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