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筒安全针套无效
| 申请号: | 93244819.4 | 申请日: | 1993-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2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沧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沧仁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筒安全针套,主要是在针套上设有环状的凸缘。特别是这个凸缘的尺寸大到足以防止握住针套的手指受到针筒上注射针的刺戳,尤其是当将针套套住注射针时。
注射器的功能是用来将药物注入人体,但同时它也是一种病毒传送媒介,特别是通过输换血液过程所感染的疾病,例如肝炎。因此,为了尽量避免因废弃或遭感染的针筒再被使用而可能导致疾病传染,研制出了一种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可抛弃式注射筒安全针套。
然而,为了顺利将药物注入人体,注射针必须尖且硬,通常是由金属制成,而医生或护士注射完毕后,会将针套套回注射针。从血液传输感染的角度来看,回插针套时却可能由于不慎将针头刺入人体且与血液直接接触,这是非常危险的。为了保证处理废弃针筒的工作人员免于因锐利针头所造成的意外伤害,注射筒需有针套,至少针套能完全盖住针的尖端部分。
这些用注射器进行注射,然后将针套套回针筒的工作者,譬如医生和护士,是可能会遇到被废弃的针头刺中的危险,主要原因在于针套管径是非常狭窄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为在将针套套回原位时,针筒与针套接合时的轻微歪斜而刺伤手指。这种意外可能给医生、护士带来极大的危险,特别是遇到AIDS这种足以致命的传染性疾病。
更有甚者,传统的注射针筒,针筒与针套之间的吻合程度并不很好,因此在移动它们时,针套很有可能自针筒松脱下来而让针头暴露于外,并伤害到医疗人员或清洁人员。
所以,对于那些以操作注射器为日常工作的人来说,为防止不可预料的针头刺伤,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注射筒针套是急迫需要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筒安全针套。这种针套,除了要求针套侧边凸缘的尺寸足够大,有助于保护握住针套的手指,免受针头刺伤外,同时,针套也被设计成具有较宽的管径,将令注射器的使用者,更易于将针套套入注射针筒,即使有小角度的歪斜,也不致造成任何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以锁紧密封,不易松脱的针套,避免针筒的针头暴露于外,威协到废弃针筒处理人员的生命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注射筒安全针套,以便有效地套住注射针。该针套包括一个中空的圆柱形管,其管径远大于注射针口径,便于针筒和针套的接合;一个环状凸缘,固定在针套中央位置上的外缘,且其直径大小足以有效遮掩和保护握住针套的手指在插接针筒和针套时免于受到注射针戳伤,针筒及套筒内的螺纹可使针套与针筒旋紧结合,防止针套自针筒松脱,导致不可预料的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射筒安全针套,具有足够大的侧边凸缘,针套也具有较宽的管径,不但可以保护手指,免受针头刺戳,而且可以较容易地将针套套入注射针筒,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注射器所存在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操作,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注射筒及针套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安全针套及注射筒的分离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安全针套及注射筒接合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安全针套及注射筒分离的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安全针套及注射筒分离的透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注射筒及针套的透视图,其注射筒直径与图1相比略大;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安全针套及注射筒的分离透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安全针套及注射筒接合的透视图;
图9是图8的组合视图,表示进行注射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中10为注射针筒,而30为安全针套。注射针筒的组合件包含一个中空圆柱管身12,前端为注射针14,其尖头为16。针与筒的连结,是通过一个以筒前端中心位置19为基底的往外延伸的突出物17来实现的。18是注射推杆,其可自由地前后移动于中空圆柱筒中,利用外部施加的力将管中所装填的药剂,推送进注射针,并将药液注射入人体。这个注射针筒的结构类似于传统的样式。
至于安全针套30,是一个中空圆柱或长管。所设计的管径32较宽,以便用以套住注射针14。在其中央位置,同时装配有一略大于注射筒安全针套直径的环状凸缘34。此环状凸缘34的半径大小足以掩护握住针套30的手指50。
然而在图1中,现有技术的注射针筒10′及针套30′与图2中注射筒安全针套相比较,虽然前者有类似的装置,如注射针14′及延伸突出物17′,但它的针套的模截面却相当狭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沧仁,未经张沧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8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防盗门锁
- 下一篇:带手动释放机构的电磁制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