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饭煲煮粥防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4760.0 | 申请日: | 1993-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5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郁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林郁 |
主分类号: | A47J27/56 | 分类号: | A47J27/56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饭煲 煮粥防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电饭煲煮粥防溢装置。
目前,电饭煲防溢装置具有多种多样,例如专利90212207.X电子防溢器,90205638.7电饭煲自动防溢、防焦节电器,91230628.9防潽装置,88211124.8电饭锅防溢自动启盖装置,结构复杂,功能不较多,不多受用户欢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饭煲煮粥防溢装置,采用防溢电极、电子控制线路、电饭煲盖侧重装置,实现煲粥双重防溢、自动重煲。
本实用新型由电子控制线路、电饭煲电路、煲体、煲盖组成。电子控制线路由测溢电极S、正极外壳接点S’、K2、R1、R2、R3、BG、D0、继电器J、G1、电桥、K1、B等元件组成,B用于市电隔离变压、K1用于煲粥选择。电饭煲电路由电源、发热盘(11)、灯泡(10)、R5、K5、K4、K8、继电器开关J1、C2、R4等元件组成,其中R5、灯泡(10)构成指示电路,K3、C2、R4组成短时间人控重煲电路,K5为磁控开关,K4为温控开关即双金属片开关,当发热盘温度<65℃K4短路,K3为人控重煲按钮。煲体由煲壳、煲胆组成,煲壳由外壳(3)、“n”型绝缘座(1)、开关K1、开关K2①脚、煮粥刻度(2)、正极外壳接点S’、K5、K3、电源插座(4)组成。K1、K2①脚装在“n”形绝缘座上。煲胆由内胆(6)、绝缘胶(5)、测溢电极S、K2②脚、煮粥刻度(7)组成,测溢电极由铆钉电极(12)、绝缘垫圈(13)、隔水绝缘套(14)组成,隔水绝缘套(14)穿在内胆靠上缘壁孔上,中间有铆钉电极(12)与绝缘胶(5)上K2②脚用导线连接。将煲胆套入煲壳,使外壳(3)上的刻度线(2)与内胆(6)上的刻度线(7)重合,即K1、K2均闭合。插上电源,电流经发热盘(11),B的初级感应到次级,经K1,电桥整流、C1滤波使J接通,触发开关J1接通,保证电饭煲通电。当煮粥开始有外溢时,测溢电极S正极外壳接点S’相当于被电阻连接,产生微电流经BG放大,D0导通,J短路而J1跳开,此时发热盘温度在100℃左右>65℃,K4已断开,电饭煲电路断开。温度低于65℃或按人控重煲按钮K3,则电路再接通,有溢液时J1跳开。煲盖侧重装置由盖壳(17)、偏心金属块(16)、卡位片(15)组成,偏心金属块(16)装在盖壳(17)靠外缘内侧,卡拉片(15)装在盖壳(17)外侧。电子控制线路、电饭煲线路和煲体联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子控制线路,粥液在上升到电极位置时,可自动切断电源,防止溢液、煲盖侧重装置使煲盖易翻开,并由卡拉片卡住,双重防溢、结构简单,使用便利节省能源,有自动重煲,选择重煲功能,可通过刻度线重合与否选择煲饭、煲粥。采用了隔离变压器B,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饭煲煲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煲盖侧重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测溢电极S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隔水绝缘套和绝缘垫圈采用耐高温的无毒绝缘材料,其余各元件均可购到,按图1、图2、图3、图4联接好,当煲胆对准刻度线放下,插上电源,就可实现煲粥的自动控制,节约能源,若要短时间人控重煲,则按K3经C2、R电路消火花,开关J1接通,有溢液时J1跳开;若任其自然发热盘温度低于65℃,K4接通,电饭煲电路和电子控制线路又开始工作进行自动重煲,能将粥充分煮烂、省电、不需人控。为了防止火力过猛时电源切断后,仍有液体向外溢出,煲盖(17)装有偏心金属块(16)和卡拉片(15),溢液移动煲盖(17),煲盖(17)翻开,由卡位片(15)卡在煲体上,防止溢液外溢。若选择煲饭,则煮粥刻度区间可错开,按下磁控开关K5,即可接通电饭煲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林郁,未经黄林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