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电动机自动保护节电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44642.6 | 申请日: | 1993-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4686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喜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本河 |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H02P7/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应达 | 
| 地址: | 71002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相 电动机 自动 保护 节电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保护和节电装置。
提高三相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是国家的一项强制性推广标准,但一般电动机设备的设计都是在最大载荷加安全系数下选用电动机的,面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时间在空载、轻载负荷下运行,这就大大降低了三相电动机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空载时,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只有0.1~0.2,造成75%左右的浪费,加重了供电设备的负担,变电站即使增设了无功补偿装置,但变电站至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仍无法补偿。所以提高电动机的空载、轻载运行时的功率因数是节电的一项根本措施。目前,市场上虽有性能良好的三相电动机节能保护装置,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虽已有价格较低Y/△转换装置,但由于转换速率不足,加载后影响转速的平稳性,且无保护装置,影响电机的安全运行。如果另外加电子保护装置,造价倍增,使电机控制系统相对复杂。这种情况影响电动机保护和节能装置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三相电动机自动保护节电器。
本实用新型由接在三相电源中一个相线上的电流互感器B1、保护电路和Y/△转换电路组成;在电流互感器B1两端接有二极管D5和功率调整电位器W4串联支路,W4与B1连接端为接地端;W4两端并联有滤波电容C3支路;保护电路由电压比较器IC1、IC2、触发器IC3、三极管T1、电位器W1、W2、W3和继电器J1组成;上述IC1、IC2的一对反相输入端与上述W4的非接地端相连接,IC1、IC2的另一对反相输入端分别与上阈值电位器W1和下阈值电位器W2的活动触点相连接,W1、W2分别接在直流电源EC两端;上述IC1与IC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二个正接的二极管D1、D2相连接,接成一个或门电路;触发器IC3的输入端与上述IC1、IC2的输出端相连接,IC3的输出端与电源EC正端之间接有继电器J1,其触点J1-2串接在三相电源启动继电器线包C2回路中;保护电路还包括起动延时部分:由电位器W3与电容C1串接在直流电源EC之间,三极管T1的基板与C1、W3连接端相接,集电极通过一个二极管D3与IC3的输入端相连接组成;Y/△转换电路由电压比较器IC4、IC5、IC6、IC7、三极管T2和继电器J2组成;电压比较器IC4的负输入端与上述W4的非接地端相连接,正输入端与电位器W5的活动触点相连接,W5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继电器J2触点J2-1的动触点相连接,J2-1的两个定触点分别通过R10、R11与电源EC正端相连接;IC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3。与D7、W7并联支路一端相连接,D7、W7并联支路另一端与电压比较器IC5的负输入端相连接,在IC5负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接有一充放电电容C4;IC5的正输入端与电压比较器IC8的负输入端相连,并通过电阻R12与电源EC正端相连接,IC6的正输入端通过电位器W6与电源EC正端相连接,在IC6正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接有一充放电电容C5,上述IC5、IC6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两个反向接法的二极管D8、D9相连接,构成一个与门电路,其输出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接,T2的集电极与电源EC正端之间接有继电器J2;J2的另一触点J2-2是Y/△转换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本河,未经郑本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4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性能得到完善的电焊机
- 下一篇:组合式多用烘干保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