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选式旋风分离除尘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42543.7 | 申请日: | 1993-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新斌 |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选 旋风 分离 除尘器 | ||
本发明属除尘机械和粉尘分选机械。
旋风除尘器自问世以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结构设计及数值计算都已接近成熟,但其基本结构一直没有改变,即单腔逆向出风方式,在这种结构设计中存在两大问题:(1)采用单腔除尘,其随着筒体直径的增大,粉尘的沉降路程增大,沉降时间加长,除尘效率降低,即不易大型化;(2)采用逆向出风,除尘器内易生成上旋涡、纵向旋涡、底部旋涡,不但提高了旋风除尘器的阻力,而且往往带来粉尘短路及二次飞扬等问题,对除尘效率影响较大,尤其对10微米以下的飘尘除尘效果不佳,且由于出风管的存在,其空间利用率一般仅为50-67%,即阻力高、空间利用率低。虽然近几年也曾设计出各种新型的旋风除尘器,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彻底改变其结构。如旋风式分流除尘器(专利号:CN86205092U),只是在出风管上做了进一步分离,仍采用单腔逆向出风结构;高效低阻旋风除尘器(申请号:91212282X)仍采用逆向出风方式;直流旋风缝式除尘器(专利号:CN87214854U)仍采用单腔除尘;而倾斜套管旋风除尘器(专利号:CN2105344U)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旋风除尘器的基本设计思想,但仍存在一定问题:(1)没有分选功能;(2)由于倾斜布置,其大型化后,必然会给支、吊带来很大问题;(3)采用下进风、上出风方式,粉尘沉降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反,不利粉尘快速排出;(4)在进风口处没有加防止粉尘飞扬的措施,不利于处理高浓度粉尘,尤其做为循环流化床物料循环的分离器及制粉系统的细粉分离器是不合适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不丧失旋风除尘器优点的基础上,具有高效、低阻、处理风量大及分选功能的一种常规立式布置的分选式旋风分离除尘器。
本分选式旋风分离除尘器,包括含尘气流入口,偏心控制管,分离筒体,分离筒体的集尘屏,净化气流出口,灰斗,自动排灰系统。其突出特点在于:含尘气流入口(1)为螺旋180度蜗壳进口,在进口上盖板上焊有偏心控制管(2),分离筒体分为外分离筒体(3)、内分离筒体(4)、内分离筒体(5),且各分离筒体在出口处分别装有集尘屏(6)、集尘屏(7)、集尘屏(8),净化气流出口(9)采用切向下倾出口,灰斗分为外灰斗(10)与内灰斗(11),自动排灰系统分为外灰斗的自动排灰系统(12)与内灰斗的自动排灰系统(13);外分离筒体(3),内分离筒体(4),内分离筒体(5)是由不等直径的园筒构成,其按阶梯方式组合成立式放置的分选式旋风分离除尘器的主体,分离筒体的数量随处理气体量的变化而变化,内分离筒体之间亦可采用阶梯布置,灰斗及自动排灰系统亦可根据用途设计成单个或多个灰斗及排灰系统;含尘气流入口(1)直接焊在外分离筒体(3)的上端,偏心控制管(2)与含尘气流入口(1)的上盖板焊为一体,构成密封顶盖,外灰斗(10)上端与外分离筒体(3)下端焊为一体,外灰斗(10)下端与自动排灰系统(12)联接,内灰斗(11)与内分离筒体(4)焊为一体,内分离筒体(4),内分离筒体(5)上部吊挂在含尘气流入口(1)的上盖板上,内分离筒体(4)下部通过外灰斗(10)支撑内灰斗(11),内分离筒体(5)下部用胁板与内分离筒体(4)焊为一体,且共用灰斗(11)及自动排灰系统(13);集尘屏由园弧板构成,集尘屏(6)与外分离筒体(3)焊为一体,集尘屏(7)与内分离筒体(4)焊为一体,集尘屏(8)与内分离筒体(5)焊为一体;净化气流出口(9)直接焊在外分离筒体(3)上。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在工业除尘,循环流化床的物料循环,电站锅炉制粉系统的细粉分离,燃煤锅炉的飞灰再燃等方面。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多腔分离除尘具有分选功能,且除尘效率高、易大型化;(2)采用顺向出风能有效地消除内旋流、上部旋涡、纵向旋涡,有效地降低了除尘器的阻力,其阻力不大于25mmH2O;(3)采用顺向出风,其空间利用率大,一般为80-99%,其处理风量可以提高20-98%;(4)采用顺向出风,粉尘的沉降与气流运动同向,有利于粉尘的快速沉降,有利于处理高浓度粉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新斌,未经田新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2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