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六角及内十二角套件无效
| 申请号: | 93241992.5 | 申请日: | 1993-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1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智庆 |
| 主分类号: | B25B13/02 | 分类号: | B25B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六角 十二 套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六角及内十二角套件,主要将套筒的内六角或十二角套合孔的侧边接近端角处,设以数道齿形咬合部,以增加其咬合力,使与其套合的外六角工具头得以更稳固地套接。
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梅花扳手或扭力扳手锁固欲螺锁的工件,而扭力扳手的种类繁多,其中一种是于一端凸设一四角柱,该四角柱侧边并具有一略微凸出的钢珠;另设一套筒,该套筒一端设有内四角孔,以与扳手的四角柱套合,并以微凸的钢珠加以定位。而套筒另一端则设有内六角或内十二角的套合孔,以套设螺栓头、螺帽、或工具头,而工具头的一端为一字起子,或为十字起子,或为六角柱,多种多样,但于另一端皆设六角柱,以便与套筒的内六角或内十二角套合孔套设。
而为方便套合起见,工具头的六角柱与套筒的套合孔套合后尚留有些间隙,使得套筒带动工具头转动时,会呈现如图5所示的状态(图中所示以内六角套合孔为例),套筒40的内六角套合孔41与工具头的六角柱20之间会呈一角度,而与套合孔41的侧边411形成单点接触,使其受力集中于一特定点,再加上套筒的硬度极高,故在多次使用后,或施力大于工具头的六角柱20(或者是螺栓头)材质所能负荷的极限时,将会使六角柱20端角产生磨损,而当套筒40欲带动旋转时,即会产生打滑现象,以致于无法带动工具头或螺栓旋转,亦不能发挥其施力螺锁的功效。
由此可知,现有具内六角或内十二角的套筒及梅花扳手,虽已使用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其却一直存在着下列几项缺陷:
1.咬合力差:由于施力时,工具头六角柱的端角与套筒呈单点接触,故咬合力差。
2.六角柱容易打滑:由于现有的套筒与工具头及螺栓头配合施力时,是以六角柱的端角接触,故当使用次数多或者施力超过六角柱材质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将使六角柱的端角损坏,而容易打滑,无法被套筒带动螺锁。
3.资金的浪费:当工具头或螺栓头、螺帽的六角端角损坏,以致打滑无螺锁时,即无法使用,而形成使用寿命极短及徒增资金的浪费。
为改善上述现有套筒及梅花扳手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六角及内十二角套件,主要将套筒的内六角或内十二角套合孔接近端角的侧边,设成数道与套合孔轴向平行的齿形咬合部,使其与工具头的六角柱形成多点接触,增加其咬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六角及内十二角套件,当工具头的六角柱已略磨损时,其亦会与咬合部形成卡制咬合的状态,而不致打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六角及内十二角套件,于套筒或梅花扳手一端具有可套设六角工具头、螺帽或螺栓头的套合孔,套合孔为内六角或内十二角,其特征在于:内六角或内十二角套合孔的每一侧边接近端角处,形成数道与套合孔轴向平行的齿形咬合部。
借助本实用新型于套件的内六角或内十二角套合孔内设置咬合部,可一改使用现有套筒的缺点,而衍生多项优点,诸如:
1.由于套筒的套合孔与六角柱形成多点接触,故可增加其咬合面积及力量,而在受力面积增大的情形下,较不会使六角柱的端角因单点受力而很快地产生磨损,故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可将套筒所传导的力量可靠地施予六角柱。
2.若六角柱及螺栓、螺帽等零件的六角形端角因长期使用而局部已被破坏时,其仍会受到其他咬合部的卡制,故仍不会打滑。
3.由于工具头及螺栓等零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故可减少资金的浪费、降低成本的支出。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合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呈圆角的六角柱部份组合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梅花扳手实施例图。
图5为现有的套筒与工具头部份组合断面图。
请参阅图1所示,以具有内六角套合孔的套筒10为例,套筒10一端设有四角孔11,而另一端则为具有六个端角121及六个侧边122的内六角的套合孔12,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于:六侧边122接近端角121处,设成数道齿形的咬合部123,咬合部123与套筒10、套合孔12同一轴向,而深入套筒10内部。
咬合部123的设置,可使工具头的六角柱20与套筒10套合时,形成如图2所示的情形,亦即,当扭力扳手施力使套筒10旋转时,工具头的六角柱20的端角21将会与套合孔12的咬合部123形成两点以上的接触,而增加两者之间的咬合力,使套筒10施予的力量能更确实地传至六角柱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智庆,未经谢智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1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微型电热水瓶用电动离心泵
- 下一篇:电器讯号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