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机料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41314.5 | 申请日: | 1993-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5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克武 |
主分类号: | C14B17/14 | 分类号: | C14B1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大里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机 张力 自动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机料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一般料皮与其他性质料皮贴合的复合机,为提高料皮贴合后的稳定性,于原料皮上胶后,贴上其他性质料皮,至少经过两组贴合轮予以加热压贴后,经冷却后卷绕成卷,亦可视不同的需要,反复后两、三道的工序,以贴合多层的料皮结构。由于各贴合轮的转动速度常有不一致的现象,使得各贴合轮间的料皮张力无法保持一定,过松则有料皮积叠的现象,产生皱折现象,形成不良品,而过紧则会有拉断的现象,甚至后一贴合轮无法拖动该料皮,造成该贴合轮表面上的料皮会有不当拉扯的现象,使局部的料皮产生局部拉断的缺点。针对该现象,台湾专利第八一二0一五六一号“贴合机传动速率控制结构”提出在各贴合轮间的料皮上增设一摇摆架,以其运动的轴杆压制料皮,产生提高该料皮张力的功能,但它仅是一种强制性压制料皮的结构,当该摇摆架发生故障时,该料皮会向各贴合轮瞬间集中,导致该料皮的张力瞬时变松,而使贴合轮无法确实将料皮拉撑贴合,因而极易造成皱折,形成皱折的不良品,而且该料皮经过该摇摆架处,局部张力突然增加,其拉扯力量常有过大而造成扯断料皮的现象,尤其料皮刚经过贴合轮在其上加热贴合其他材质的料皮,尚有余温,受到不当拉扯时,极易变形,故而需要作改良。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机料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以使料皮在最适当、自然的张力状态下进行加工而不致有张力过松或过紧的现象,以提高复合机整体的实用性能及料皮贴合后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机料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它是一种三层式贴合料皮复合机,具有数个上胶装置、数组贴合轮、与贴合轮表面配合设置的压贴料皮的压贴装置,并具不同材质的料卷。压贴装置具有多组滚轮及配合圈绕于其上的压贴皮带,使料皮经上胶装置于单面上胶后,与经由料卷拉出的其他材质皮面粘贴后,进入压贴装置及压贴轮间加热贴合成一体,再经由另一上胶装置后,与由另一料卷拉出的皮面进入另一组压贴轮及压贴装置贴合成三层一体的结构,而其特点在于:
料皮经第一组贴合轮后,即往下经第一惰轮向下垂设,绕过第二惰轮后,向上靠于数个承接惰轮上缘,至一转接惰轮,再向上绕引至三组顶承轮后,向下引至上胶装置后与料卷的皮面贴合。
上述复合机料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其另外一个特点在于:两贴合轮于料皮经过的路径上,另设有一空心的重力杆,重力杆中设有穿轴,穿轴两端的中介轴承与连杆一端枢接,连杆的另一端的中介轴承与定位杆枢接,而在连杆相对于重力杆的端部另突伸出配重杆,配重杆以两螺帽夹持住具有不同重量的配重块,以平衡重力杆下压贴料皮的重力。
上述的复合机料皮的张力自动控制装置,其另外又一个特点在于:连杆上、下方各设有一感测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它的顺重力方向设置的结构,使得料皮保持一定适当的张力值,而不致因张力过松或过紧而发生料皮不慎折叠或拉断的现象。
2.上胶装置设置两个以上,使得在连续不断生产中,不因粘剂的短缺疲于加料,只要略施动力,将料皮转至第二上胶装置,得以交互运用,从而减少人力浪费,增加工作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张力感测装置侧视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示意图。
请参阅图1,它是一种三层式贴合料皮10复合机的整体结构设计,它具有两组上胶装置20、两组贴合轮30、与贴合轮30表面配合设置的压贴料皮10的压贴装置40,并具不同材质的料卷50,其中,压贴装置40具有多组滚轮41及配合圈绕于其上的压贴皮带42,使料皮10经上胶装置20于单面上胶后,与经由料卷50拉出的其他材质皮面51粘贴后,进入压贴装置40及压贴轮30间加热贴合成一体,再经由另一上胶装置20后,与由另一料卷50拉出的皮面51进入另一组压贴轮30及压贴装置40贴合成三层一体的结构。
料皮10经第一组贴合轮30后,即向下经第一惰轮60向下垂设,绕过第二惰轮61后,向上靠于数个承接惰轮62上缘,至一转接惰轮63,再向上绕引至三组顶承轮64后,向下引至上胶装置20后与料卷50的皮面51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克武,未经张克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13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