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游离灭弧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40294.1 | 申请日: | 1993-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5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久增;赵群;李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低压电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0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游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游离灭弧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低压有触点并具有较大开断能力的电器元件上的消游离灭弧装置。
公知的技术中,低压有触点的电器元件,诸如断路器、接触器等,在使用时有飞弧现象产生。虽然在生产技术条件中,规定了飞弧距离,但在具体使用中仍还存在着不足,其一是安装时要将飞弧距离躲开,因此,使电器元件中的开关板结构松散;其二是低压电器在开断较大电流时,在已经打开的动、静能之间产生较大的电弧,电弧本身不仅高温,而且内含许多带电离子,一旦电弧飞出电器元件壳外,接触到电位不同的导体(如电器元件中的支架)马上发生短路,另外相邻的两极电弧电位不同也会发生短路,所以容易引起火灾事故;其三是近年来低压成套设备的设计变得紧凑、体积小和高分断,如抽屉式开关柜、控制柜等,这样使可供电器元件装配空间也变得小了,因此与目前使用的低压电器元件不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达到熄灭弧焰和防止短路的用于低压有触点并具有较大开断能力的电器元件上的消游离灭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消游离灭弧装置可以是2-3极,其中一极消游离灭弧装置的结构是,罩壳内采用卡板固定安装有间隔距离相等的10-35片消游离网。
本实用新型的罩壳顶上开有用于与电器主体联接的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此装置装于电器元件上,能使开关板结构紧凑,并适应近年来低压成套设备的设计向体积小和高分断发展的需要。另外,此装置能将电弧中游离气体中和,并将高温气体充分冷却,达到了排出电器外部的出穿几率减小,最小平均电阻值升高,因此,解决了飞弧现象,并且有效地防止了短路发生,避免了火灾和伤害人体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消游离灭弧装置用于短路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根据所用的低压电器元件可以选用2极,也可以选用3极;本实施例选用的是3极消游离灭弧装置用于断路器上;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消游离网也可以是本10-35片中任选,本实施例选用消游离网为20片。
断路器主体1加装上游离灭弧装置4,并通过其顶上开有的孔7用塞钉2与断路器固定。具体的消游离灭弧装置其中一极的结构是,罩壳3内间隔等同距离装有20片消游离网5,并且用卡板6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弧在电磁作用下,飞出断路器后,进入消游离灭弧装置,再经过其中的多层消游离网后,电弧中的离子逐渐被吸收,高温也逐渐下降,因此经过电弧过滤后,排出断路器外的是热导率大大降低、电导率极低的气体,不能引起短路的发生,从而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尤其用于低压有触点并且有较大开断能力的电器元件上效果更为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低压电器公司,未经天津市低压电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40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