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全自动无塔供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39019.6 | 申请日: | 1993-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3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玉树 |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南充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英,许祥述 |
| 地址: | 637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全自动 供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水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全自动无塔供水器。
目前农村许多地方仍然使用井水,但要从井里打上水来既费时又费力,农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饮水现状,现在农村安装使用了一种自控水装置,解决了农民的饮水难题,满足了人们用自来水的愿望,但它需要设置水箱,使用起来比较麻烦。目前多数城市高层建筑供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特别是夏天和用水高峰时,靠自来水自身压力供水的高地、高层建筑几乎上不了水,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无塔供水器能够增大水的压力,但它存在诸多问题,如体积大,能耗高、成本高,并且使用范围较小,限用三相交流电作为电源,再加之现在的无塔供水器,都是用水泵把自来水抽进压力罐,再由压力罐内的压力将水压出供人们使用,消耗了能量,可见,这种无塔供水器不适用于一般的家庭住宅,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小巧灵活,节能省资的能满足多层次需要的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简便,节约能源,水源既可为井水也可为自来水的多功能全自动无塔供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井水进水管下通井水水源,上接电动水泵,电动水泵与出水管相连;自来水进水管上依次安装有压力表,管路泄漏监测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最后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的下端接入压力罐内,管口位于压力罐的下部;水源监测装置与一管道相连,管道下端与水井内的浮筒相连;压力罐的底部安装有一排污进气管,上面安装有一排污进气阀。
水源监测装置、压力传感器,管路泄漏监测器以及电源电压监测装置,电流监测装置串联在一起接电源,电路中还连有触发开关及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多功能全自动无塔供水器的装配图
图2为多功能全自动无塔供水器的电路方框图
如图1所示,井水进水管11下通井水水源,然后穿过压力罐8罐底,再穿过压力罐上壁,管道也可绕过压力罐接电动水泵5,电动水泵5与出水管12相连,自来水进水管3上依次安装有压力表2,管路泄漏监测器1以及压力传感器4,最后与出水管12相连,出水管12的下端接入压力罐8内,管口位于压力罐8的下部,出水管12由上、下两根管道组成,中间由一连通管6连接,便于出水管12安装和维修,电动水泵可安装在压力罐的上端,也可在水源为井水时安装在井内,使用潜水泵,这种结构特别适宜于井较深时使用。水源监测装置7,压力传感器4,管路泄漏监测器1相互串联,它们再与电源电压监测装置、电流监测装置串联接电源,电路中还接有触发开关,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电路方框图如图2所示。管路泄漏监测器1与自来水进水管3相连处有一胶膜,上接弹簧,一活塞与弹簧相连,最后活塞接一电路开关,一旦压力系统发生泄漏,压力小于额定值,管路泄漏监测器1的弹簧动作,电路开关断开,电机停止工作。压力传感器4内有一弹簧,弹簧与一指针相连,指针位于一表盘上,指针上分布有一个动触点,表盘上方分布有三个静触点,三个静触点的位置为b、c、d点,压力传感器4与一交流接触器相连,串联线路中的继电器控制整个电路的电压,同时控制电机电流,再控制交流接触器通断,表盘上的静触点b、c、d点表示几个预定的压力值,假设压力值d>c>b,当指针到达b点,指针上的动触点a与位于b点的静触点接触,电路全部接通,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内有电流通过,电机工作,当指针到c点时,与c触点相连的电路断开,当指针到d点时,与d触点相连的电路断开,电机均不工作,当压力下降,指针上的动触点a下降到与c点接触时,电路又全部接通,电机又重新工作。水源监测装置7水井下安装有两个浮筒,两个浮筒有一水位差,可避免电机频繁启动,两个浮筒连于一条线上,连线位于与水源监测装置7相连的管道内与一开关相连,管道穿过压力罐通入井底,也可绕过压力罐通入井底,压力罐8的底部有一排污进气管10,上面安装有一排污进气阀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玉树,未经冯玉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9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