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直钢筋窄间隙焊焊模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93238739.X | 申请日: | 199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雷斌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 代理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磊 |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竖直 钢筋 间隙 焊焊模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现场浇铸施工中竖直钢筋对焊的焊模夹持装置。
目前国内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连接,仍多采用绑扎方法或采用帮条焊、搭接焊和坡口焊,这不仅耗费钢材多、生产率低、受力条件差,且难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和进度。从日本引进的钢筋气压焊技术,由于我国多为手动设备,温度、压力等参数不易控制,加上国产钢筋含硅量较高,易产生灰斑缺陷而影响焊接质量。国外采用套管熔剂焊,成本太高,国内很难推广。竖直钢筋电渣焊,需价格昂贵的专用焊接设备,由于体积和重量原因,难以在配筋密集或高空作业条件下的网筋焊接中使用,另外电渣焊接头晶粒较粗大,不易保证接头的韧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现场浇铸施工中竖直钢筋连接能采用窄间隙焊的焊模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两根需要连接的钢筋端部放入U型下夹板的半圆槽内,钢筋端部截面对准位于U形下夹板中部的铜模凹槽,调整两根被焊钢筋端部截面之间的间隙,并顺时针旋转手柄夹紧定位后,即可施焊。U形下夹板下方的螺栓可调整钢筋表面与铜模内表面之间的空隙,以保证施焊时的自动排渣和焊缝的余高。为方便更换被烧损的铜模,铜模与下夹板通过螺钉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使“小线能量短弧连续焊,强制成型,自动排渣,自回火,一次焊成”的新工艺得以实现。
采用该工艺焊一个直径为32毫米的焊接头,仅用4分钟,耗焊条2.5根(φ4)。成功的解决了焊接接头成形,焊透、排渣,排气,防止了组织过热和淬脆的问题。保证了接头内在质量。其各项机械性能参数达到原钢筋的性能指标,与通常钢筋联接方法相比较成本降低50-96%,提高工效4-5倍。见表1。
几种钢筋连接方法电耗、材料消耗的比较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7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会说话的电子消毒柜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坐姿纠正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