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红外线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38236.3 | 申请日: | 1993-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增;徐永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堪 |
| 主分类号: | F24H1/16 | 分类号: | F24H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红外线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热水器,特别是一种集导热、对流及红外线辐射于一体的热水器。
目前,市售的热水器大多为燃气式和电热式,显然,它们只能在有气源和用电不紧张的条件下才能使用,而用油作燃料的热水器则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已申请专利的几种燃油热水器结构上均采用已有的燃油气化炉与热交换器配套组成,这种燃油炉的油箱布置在下部,靠使用者不时打气加压使燃油向上方喷出,给使用带来不便。此外,所述燃油气化炉式的热水器对换热过程中的红外线热辐射未予以充分的利用,使热利用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热辐射,使热效率高,不须打气加压的燃油红外线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结构实现的,即它主要由水力增压油箱、热交换器、燃烧器、喷嘴及支座,冷、热水管、燃油管、油、水联动装置和前、后罩壳组成,其中燃烧器、喷嘴及支座连接在水、油联动装置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水力增压油箱位于热水器的上部,箱内含有折皱式充水囊,水囊的前端为活塞式加压端面,与箱体构成变容式燃油室,水囊的增压水管与热水器的进水管联通,燃油室接出的供油管在燃油开关上部至油箱之间由进水管中穿过,在燃烧器周围的外罩壳内侧,敷设有能较好地反射红外线的光亮铝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给出的一个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附图3为水力增压箱的示意图。
参见附图,本燃油红外线热水器主要由水力增压油箱(1),热交换器(2),燃烧器(11),喷嘴(9)及支座,冷、热水管(2、13),燃油供油管(14、10、23),油、水联动装置(8)和前后罩壳组成;其中水力增压油箱用螺钉紧固在热水器后罩壳的顶、上部,热交换器12用支脚及螺钉固定在后罩壳中部,燃烧器11及喷油咀9由支座连接在水、油联动装置8上,并由螺钉紧固在后罩壳下部;燃油开关4和水量开关5与水、油联动装置连接并由后罩壳下部右侧伸出。冷水经进水接头6、水量开关5进入水、油联动装置8,再经内藏有燃油供油管14的水管2进入上部的水力增压油箱1,并由折皱充水囊的增压水管21进入充水囊19内;充水囊形如手风琴的风箱,由密封端盖20固定在油箱的一端,充水后体积增大,其前端的活塞式加压作用端面17向前移动而使燃油室16内油被加压,为了确保加压作用端面17平稳自如地移动,避免因其前后两边的压力不平衡使端面卡住的现象,在加压作用端面的周边上开有若干个卸荷孔22,以平衡作用端面两边压力,燃油室16内的油随燃油室的容积改变而增压后通过供油管23、14和预热油管以及水、油联动装置8,由喷咀9喷出给燃烧器11提供燃油,与此同时,进水一边对油加压,一边从上而下进入环绕在热水器12及集热片3上的热水管13,吸热后热水由接头7出来。
由以上说明可以总结出本实用新型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燃油为能源;
2、油箱置于热水器的顶上部,燃油除靠自身重力供油外,还由进水自动加压,免去了人工加压的烦恼;
3、热交换器选用紫铜制造,燃烧器周围的外罩内侧敷设反射红外线较好的光亮铝箔,提高和充分利用了所产生红外辐射热能;
4、在燃油开关上部至油箱之间的燃油管由进水管中穿过,通过冷水吸收油管在喷咀罩上预热时产生的热能,防止其上传,十分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即它可在边防哨所、农村等无燃气、电源的地区使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热效率高,因而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堪,未经徐永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8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