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置物篮无效
| 申请号: | 93237770.X | 申请日: | 1993-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安特自行车(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9/00 | 分类号: | B62J9/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置物篮 | ||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自行车之配件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组合式之自行车置物篮。
一般自行车之置物篮之构造,如图1所示,在一呈周面圈绕状之篮体(1)底面固设一封底片(2),便可将该篮体装设在自行车之前轮上方与车头管之间;诚然此种一体式置物篮可提供骑乘自行车时,获致装置物品的功能,但,一般自行车制造业者在欲包装自行车时,考虑置物篮之体积过大,在包装、搬运上均相当不便,因此,都将置物篮以另外之纸箱包装,且随着自行车一起搬运,而运送至行销之自行车店时,搬下之自行车数目必须与置物篮之数目配合,如此,在搬运及包装上均造成相当之不便。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置物篮,将置物篮分成上、下篮体,且包装时可将下篮体套设在上篮体中,使置物篮之占用空间减少一半,而可直接与自行车装设在同一包装箱,在搬运及包装上相当方便。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置物篮,在上篮体上设有预定数目之定位部位,下篮体之相对位置处则设有嵌卡部位,利用定位部位与嵌卡部位之相互嵌设卡制而可使上、下篮体组合成一置物篮。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自行车置物篮,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篮由二个以上之篮体所构成,其中下篮体制成单向开放且开口朝上,另外,上篮体则制成上下透空之环状体,且各上篮体及上篮体与下篮体之间,系借固设于上篮体与下篮体上之预定数目定位部位与嵌卡部位互相嵌设卡制,而可使上、下篮部结合成一置物篮。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置物篮之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之分解立体图。
图3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组合操作示意图。
图4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面图。
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
图6是上述较佳实施例其中上、下篮体之套设组合剖面图。
请配合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之自行车置物篮(100)包括:一下篮体(10)及一上篮体(20)所构成;其中:
该下篮体(10),约占置物篮(100)整体高度之一半,其之周面(11)以纲体制成圈绕状,而在周面底面固设一底板(12),使内部具有一呈单向开放且开口朝上之置物空间(13),另外,在其置物空间(13)开口顶缘乃设有一补强框(14),该补强框(14)上之适当位置处,固设有预定数目概呈倒L型之嵌卡部位(15)[本实施例设有五只],即该嵌卡部位(15)顶面形成有一扣片(151);
该上篮体(20),其之高度配合该下篮体(10)约占置物篮(100)整体高度之一半,其之周面(21)以纲体制成圈绕状,在内部形成一两端透空之置物空间(23),且该周面(21)乃由底端向上渐渐扩大,而概呈上宽下窄之锥形体,而其底缘对称于该下篮体(10)之补强框(14)亦设有一框体(24),该框体(24)上方处又开设有五个贯孔状之定位部位(25)。
当置物篮(100)之上、下篮体(10)(20)分别制作成型后,可将下篮体(10)套设在上篮体(20)之置物空间(23)中,如图6所示,即可使得其体积约为现有置物篮之一半,且因其体积较小,从而可与自行车整体构件包装在一纸箱中,在搬运及包装上均相当方便。
那么,当欲装组置物篮(100)时,如图3所示,可将下篮体(10)其中一侧边之嵌卡部位(15)之扣片(151)伸设在该上篮体(20)呈贯孔状之定位部位(25)中,随即将另一侧边之周面(11)稍微向内压缩[如箭头F所示],借着材质本身之特性,该下篮体(10)被压缩时无变形之虞,且将该上篮体(20)另一侧边之定位部位(25)自该下篮体(10)之嵌卡部位(15)扣片(151)之外侧套入,而再借置物篮本身之材质特性,当放松下篮体(10)之压力时,可使得原来被压缩的下篮体(10)回复原来之状态,且使得该定位部位(25)可卡制在该嵌卡部位(15)中,且借该扣片(151)之嵌卡作用,乃使得上、下篮体(10)(20)无分离之虞,且可结合成一体[请参阅图4、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之构造简单、制造容易,且在搬运时可节省搬运空间、包装方便,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以上、下篮体(10)(20)组合而成之置物篮(100),其之组合操作动作相当简单、快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安特自行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捷安特自行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7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