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翻转侧卸车无效
申请号: | 93236822.0 | 申请日: | 1993-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9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矿务局三河尖煤矿 |
主分类号: | B61D9/02 | 分类号: | B61D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庆足 |
地址: | 22161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翻转 卸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翻转侧卸车,这种矿山运输车辆主要用于轨道运输的自动翻转侧卸载,是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翻卸,卸载阻力极小的新型自动翻转侧卸车。
目前,矿山所使用的矸石侧卸车系双轴非水平支承,重心位于两支撑轴中间,卸载时靠车斗箱侧面的滚轮与卸载架上的卸载曲轨相互作用,迫使车斗箱向一侧抬起翻卸,其卸载阻力和惯性力很大,要求较大的牵引力和强度很高的卸载曲轨装置,而且由于卸载力和惯性力的碰撞作用,经常损坏变形,制造维修困难,费用大。由于这种侧卸车不能靠自身翻转卸载,在卸载处还要安装一个卸载架和一个曲轨,这样在一些临时工程使用时,例如:矸石山初期起垛,煤炭倒堆等,经济上不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灵活,不使用卸载装置而实现自动翻转卸载,卸载阻力极小的新型翻转侧卸车。
该自动翻转侧卸车由车斗箱,自动卸载机构和车架组成,自动卸载机构位于车斗箱的下部,固定在车架上,车斗箱用一对单轴滚动轴承支撑,通过支撑架固定在车架上,为使车斗箱在空载时能自动停在承载位置,在车斗箱底加配重,为使车斗箱处于水平状态,根据车辆运行轨道的坡度,支撑架可为高低不等支撑架。自动卸载装置包括弧形钢,定位销,支座,杠杆,重锤、滑道,顶杆和滚轮,弧形钢紧贴固定在车斗箱的底部,其中段有三个定位孔,杠杆通过中间销孔与固定在车架上的支座铰接,杠杆的一端固定有定位销与车斗箱底部的弧形钢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以使车斗箱位置固定,杠杆的另一端装有重锤,由于重锤的重力作用使另一端的定位销定位在弧形钢的定位孔内,重锤端下部有一顶杆,顶杆在车架上的竖直滑道内,顶杆下端有一滚轮。这样以杠杆定位销定位,顶杆开启依靠货载重心偏移自动翻转卸载机构取代了原来庞大的卸载曲轨机构。
该车的车斗箱位于水平状态,增大了装满系数,可提高运载效率30%以上;翻转阻力极小,利用货载重心偏移自动翻卸,惯性小,无碰撞,减少了设备损坏事故及维修量;自动卸载机构结构简单,材料和技术要求不高,易制造易维修,成本较低;卸载装置小巧玲珑,与侧卸车于一体,外形尺寸不增大,更于运输安装;卸载装置总重不到卸载曲轨装置的5%,制造费用降低90%以上。
如附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卸载机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附图所示,该自动翻转侧卸车由车斗箱1,自动卸载机构和车架10组成,自动卸载机构包括弧形钢2,定位销3,支座4,杠杆5,重锤6,滑道7,顶杆8和滚轮9,自动卸载机构通过其支座4,固定在车架10上,并位于车斗箱1的下部,车斗箱1由其端面的一对滚动轴承支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车架10上,为使车斗箱1在空载时能自动停止在承载位置,轴心位置提高且在车斗箱1底加适当的配重;根据使用条件,固定在车架10上用来支撑车斗箱1的单轴滚动轴承支撑架,可以为高低端支承架,以使车斗箱1在倾斜轨道上处于水平状态。弧形钢2用槽钢或铸钢件做成圆弧型,焊装在车斗箱1的底部,其中部有三个定位孔,支座4固定在车架10上,杠杆5通过中间销孔与支座4铰接,杠杆5的一端焊装有定位销3,与车斗箱底部弧形钢上的定位孔相配合,使车斗箱1定位,杠杆的另一端配有重锤6,使定位销能自动保持插入状态,重锤6的下部有一顶杆8,顶杆8在车架10上的竖直滑道孔7内,顶杆8的下端为一小滚轮。
装载前根据需要使杠杆5上的定位销3插入弧形钢2的偏心定位孔内,使车斗箱向卸载侧倾斜,装载后重心偏向该侧,运输过程中,滚轮9悬空,定位销3在重锤6的作用下,定位在弧形钢2的定位孔内,车斗箱1被固定不会翻转,当运行到卸载位置时,由于滚轮9沿卸载处的楔形块升高,顶杆8沿滑道7向上滑动,顶起重锤6,从而通过杠杆5使定位销3拔出,车斗箱1在货载偏重的作用下自动翻转卸载,当货载卸完后,车斗箱自动反转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矿务局三河尖煤矿,未经徐州矿务局三河尖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6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