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磨损齿轮泵无效
| 申请号: | 93236633.3 | 申请日: | 1993-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2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沈恒;卢坤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恒;卢坤国 |
| 主分类号: | F04C2/18 | 分类号: | F04C2/18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南通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忠元 |
| 地址: | 226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损 齿轮泵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非变容式泵,特别是一种低粘度液体流量定值控制的执行机械。
现有的低粘度液体流量定值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大多采用气动或电动调节阀,粘度较高的液体流量定值控制系统中采用调速泵。通过改变开度大小调节流量的调节阀一般有以下问题:1、要对调节流量的流体增压;2、低流量时调节阀压力损失大;3、存在泄漏现象,尤其当阀杆受静负荷作用变弯时,泄漏量更大;4、调节阀的伺服电机往往因工作在频繁正反转状态下,极易发热和烧坏。调速离心泵只能作为大流量、小范围调节系统中的执行机构。调速齿轮泵由于工作齿轮同时兼作传动齿轮,所以适用于对高粘度液体流量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磨损齿轮泵的设计方案,结构简单,能使低粘度液体流量定值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泵齿无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无磨损齿轮泵的泵壳一端与端盖紧密连接,泵壳另一端与机座、机盖一端紧密连接,机座、机盖另一端装有油箱,油箱上有加油孔和出油孔,泵壳的上面有出液口,泵壳的两侧面有进液口,主动轴与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挡盖、挡圈装在机座与机盖组成的机壳内,泵壳内的两个无磨损齿轮用键、轴用弹性挡圈分别与主动轴、从动轴连接,无磨损齿轮与轴承之间的机壳内装有从动轴和主动轴密封圈、挡盖,密封圈与挡盖之间的从动轴与主动轴上分别装有甩水圈,位于油箱内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装有轴毂、弹性垫圈、螺母,传动齿轮与轴毂连接,主动轴与油箱交接处装有密封圈,密封圈外装有压盖,两无磨损齿轮的齿不接触,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与机壳内装密封圈对应处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有两个以上斜边朝向甩水圈的防漏锯形齿,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甩水圈对应位置的机座、机盖上分别有3个以上斜边朝向无磨损齿轮的锯齿形导向槽,泵壳上有负压加强筋,负压加强筋位于进液口的两个无磨损齿轮间,端盖的内侧面上有卸荷槽,与甩水圈对应位置的机座上有集水槽,甩水圈呈圆台形,圆台的上端朝向挡盖,负压加强筋的横截面形状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上部分为一等腰梯形,下部等腰三角形的底与上部等腰梯形的下底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和等腰梯形的高相等,等腰梯形腰的形状为一无磨损齿轮齿顶圆弧段,腰长等于或大于无磨损齿轮齿顶圆周长除以齿数的商与齿宽乘以无磨损齿轮齿螺旋角的正切值的积的和,上底长为无磨损齿轮的模数,机座与机盖接触面之间有引流孔,引流孔与导向槽、集水槽和两无磨损齿轮之间的负压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泵齿无磨损,结构较简单,能控性优良,是较理想的低粘度液体流量调节执行机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无磨损齿轮泵结构示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B剖视图,
图4:图1的C-C剖视图,
图5:机座、机盖组合示图,
图6:图5的D-D剖视图,
图7:图6的E-E剖视图,
图8:端盖示图,
图9:图8的F-F剖视图,
图10:图1的俯视图。
实施例:
无磨损齿轮泵(见图1)的泵壳2一端与端盖1紧密连接,泵壳另一端与机座21和机盖9的一端紧密连接,机座和机盖的另一端装有油箱16,油箱上有加油孔和出油孔,加油孔上有加油孔盖13,放油孔上有放油孔盖33,泵壳上面有出液口32,泵壳两侧面有进液口31(见图2),主动轴8与从动轴25分别通过轴承7、挡圈10装在机座与机盖组成的机壳内,置于泵壳内的两个无磨损齿轮3用键19、轴用弹性挡圈20分别与主动轴8、从动轴25连接,无磨损齿轮3与轴承7之间的机壳内装有从动轴和主动轴密封圈4、接盖6,密封圈与挡盖之间的从动轴与主动轴上分别装有甩水圈5,位于油箱16内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装有轴毂11、弹性垫圈14、螺母15,主动齿轮12与轴毂11用定位螺丝22连接(见图4),从动齿轮23通过调整螺丝24调至两无磨损齿轮不接触时,用定位销26固定在轴毂上,与油箱16交接处的主动轴上装有密封圈17,密封圈外装有压盖18,两个无磨损齿轮的齿不接触,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23啮合,与机壳内密封圈4对应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有两个以上斜边朝甩水圈的防漏锯形齿,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的甩水圈5对应位置的机座、机盖上分别有3个以上斜边朝无磨损齿轮的锯齿形导向槽29(见图5),泵壳上有负压加强筋28(见图2),负压加强筋位于进液口的两无磨损齿轮3间,端盖1(见图8)的内侧面上有卸荷槽30,与甩水圈对应位置的机座上有集水槽34,甩水圈5呈圆台形,圆台的上端朝向挡盖,负压加强筋28横截面形状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分为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上部分为等腰梯形,下部分等腰三角形的底与上部等腰梯形的下底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和等腰梯形的高相等,等腰梯形腰的形状为无磨损齿轮齿顶圆弧段,腰长为无磨损齿轮顶圆周长除以齿数的商与齿宽乘以无磨损齿轮齿螺旋角的正切值的积的和,上底的长为无磨损齿轮的模数,机座与机盖接触面之间有引流孔27(见图7),引流孔与导向槽29、集水槽34和两无磨损齿轮之间的负压区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恒;卢坤国,未经沈恒;卢坤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6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