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木径内天牛追杀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5960.4 | 申请日: | 199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8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8 |
发明(设计)人: | 任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来福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M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木 天牛 追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保护用品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治林木蛀干害虫——天牛虫害的林木径内天牛追杀器。
天牛,古称“蝤蛴”,俗称“锯树郎”,是一种鞘翅目昆虫,由于其喜好蛀食树木枝干,因此也是一种危害森林、桑树、果树等的重要害虫。据林业部门近年来的不完全统计(文见1993年11月2日《光明日报》2版报导),全国受到天牛虫害袭击的树林面积达到4000万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目前用于林业防治天牛虫害的方式主要有堵(洞)、抓(虫)、毒(签)、杀(虫剂)等,但却各有局限:堵洞、插毒签只适于低矮小树,而高大树木虫洞离地高,防治操作难度较大;由于虫体隐蔽、成虫羽化期不同,喷洒药物杀虫的投资大、成效低;人工捕捉成虫,人力投入过大,而所抓成虫有三分之一已产卵,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林木径内天牛追杀器。
用于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提供的这种林木径内天牛追杀器具有一个气泵式药液桶和一个与药液桶管式连接的尖锥状高压喷头,在药液桶与喷头间的连接管上设有一个调压截流阀。使用时,将尖锥状高压喷头抵住或对准天牛虫洞孔,通过开启调压截流阀使药液桶中的药液高速喷出,则药液可自动循追着虫洞上行或下行,药力所到之处,天牛无不杀除。药液压力很大时,甚至可将天牛从虫洞中冲烂憋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循追洞径杀虫效果好,与以往的堵虫洞、插毒签等方法相比,可提高工效数倍乃至十数倍,同时也可大大节省药物开支,该追杀器对于各种树木及幼林的天牛虫害防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药液桶结构的上视图(A-A向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中的药液桶4为一种其下端带有三个稳定支脚的轻便桶体(工作中,操作人员可持提药液桶4随处施药,药液桶4的体积小,下三点匀称落地,与一般的肩背式喷药器相比,可极大地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在桶体的上端(或上盖)处分别设有加水口41、喷药接头42、打气筒43和手提把44,喷药接头44通过连接管2与一个调压截流阀3相联,调压截流阀3的另一端通过一段硬质长连接管2与尖锥状高压喷头1相联,所述的尖锥状高压喷头1为一种喷出口狭细、内径孔膨大的倒陀螺形锥状喷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中喷头1与连接管2处的连接为可换式连接,当将文中所述的高压喷头换下并装上普通果树叶面喷头或农田蔬菜喷头后,该装置即可实施在一般的农林业喷洒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来福,未经任来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5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