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柴两用节能炉无效
申请号: | 93234879.3 | 申请日: | 1993-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8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谭新民;蒋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南县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衡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志群 |
地址: | 42114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煤柴两用节能炉。
目前使用的节柴炉,是一种将柴浸湿后塞满炉芯再点水从上至下逐渐燃烧的炉具,它虽在烧柴方面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但不适宜用煤作燃料,因而使用和推广范围有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柴两用节能炉,该炉既可以煤作燃料,也可以柴为燃料,同时达到省柴省煤,上火快、火力强、旺火久、封火时间长的理想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部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盖板(1)、面板(2)、炉身(4)、岩棉(5)、炉胆(8)、风门(10)、炉底板(11)、隔板(12)、炉条(13)、旋叶板(14)、排气管(15)、炉胆保温夹层(16)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胆(8)中部开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进风孔(17),炉胆(8)与进风外圈(7)之间在与进风孔(17)相对应的部位装有若干个进风管(9),进风管(9)与进风孔(17)对应部位留有通风孔,同时隔板(12)上均匀分布若干个与进风管(9)对应相通的孔。炉胆上部接有三次进风圈(6),进风管(9)与三次进风圈(6)相通,火力分配圈(3)与排气管(15)相通,火力分配圈(3)上从排气管(15)的中心位置开始,左右分别开有逐渐加大的孔。孔与火力分配圈上边缘距离很近(h≤5mm)。炉胆(8)中部开有n1个二次进风孔(n1≥6,孔径约4mm左右),三次进风圈上开有n2个孔(n2≥30,孔径约4mm左右),风门(10)由两节钢管配套而成,在其上配作n4个孔(4≤n4≤6)。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盖板(1)、面板(2)、火力分配圈(3)、炉身(4)、岩棉(5)、三次进风圈(6)、进风外圈(7)、炉胆(8)、进风管(9)、风门(10)、炉底板(11)、隔板(12)、炉条(13)、旋叶板(14)、排气管(15)、炉胆保温夹层(16)、二次进风孔(17)等组成。
盖板(1)和面板(2)分别有二个不同尺寸的内径,以适应不同规格的锅,炉胆(8)中部开有n1个二次进风孔(n1≥6,孔径φ1=4mm),三次进风圈上有n2个孔(n2≥30、孔径φ2=4mm),隔板(12)上均匀分布n3个孔,(n3=n1,孔径φ3≥12mm),该孔与进风管(9)、炉胆(8)中部二次进风孔(17)及三次进风圈(6)相通,炉胆(8)与进风外圈(7)之间的间隙(间隙=10~12mm)中除进风管(9)以外用炉胆保温夹层(16)填充,风门(10)由两节钢管配套而成,在其上配作4个孔,以调整火力强度,风门截面积与蜂窝煤孔面积、二次进风孔、三次进风孔面积之和相近,以达到最佳通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南县机械厂,未经衡南县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4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