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34605.7 | 申请日: | 1993-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4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3-22 |
| 发明(设计)人: | 盛春芳;尹国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28C5/24 | 分类号: | B28C5/24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俞诗永 |
| 地址: | 41001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凝土 搅拌 装置 | ||
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装置,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搅拌机分双锥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和单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两大类。前者属于自落式,虽具有制造容易、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耗能低和对搅拌物料粒径无严格要求等优点,但只适合于搅拌坍落度大于30mm的塑性混凝土,搅拌坍落度为0~30mm混凝土时质量欠佳;后者属于强制式,虽具有生产效率高和搅拌的混凝土质量好的长处,但其不足是结构比较复杂、制造难度较大,使用成本较高,对搅拌物料粒径要求较严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筒加以改进,使之具有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质量,又具有制造容易、使用可靠、维修方便、耗能低和对搅拌物料粒径无严格要求等优点,是一种生产效率高、适应范围广,既能搅拌塑性混凝土,也能搅拌干硬性混凝土的新型混凝土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筒内,增加支承轴。支承轴为固定式或可迴转式,把原通过支腿焊接在拌筒内壁上的高叶片悬挂在支承轴上。悬挂在支承轴上的高叶片可以固定在支承轴上不动,也可作成活动连接悬挂在支承轴上,但都不会与拌筒一起旋转。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案。在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拌筒〔1〕内,增加支承轴〔4〕,支承轴〔4〕的一端通过后支承套〔3〕支撑杆〔2〕与拌筒〔1〕联系;支承轴〔4〕的另一端则通过前支承套〔7〕、出料叶片〔8〕与拌筒〔1〕联系。带状高叶片〔5〕固定在支承轴〔4〕上,与拌筒〔1〕圆柱母线夹角在15~75°之内,工作时,高叶片〔5〕可能带着支承轴〔4〕一起迴转,但可通过适当加大高叶片〔5〕的重量来限制其迴转角度,以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在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拌筒〔1〕内,增加的支承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杆〔2〕和出料叶片〔8〕上。带状高叶片〔5〕则通过后支承套〔3〕和前支承套〔7〕与支承轴〔4〕连接,与拌筒〔1〕圆柱母线夹角在15°~75°之内。工作时,高叶片〔5〕可绕支承轴〔4〕摆动,但亦可通过适当加大高叶片〔5〕的质量来限制其摆动幅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在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拌筒〔1〕内,增加的支承轴〔4〕的一端固定在机架〔9〕上,另一端通过前支承套〔7〕出料叶片〔8〕与拌筒〔1〕联系。带状高叶片〔5〕固定在支承轴〔4〕上,与拌筒〔1〕圆柱母线夹角在15~75°之间。工作时,高叶片〔5〕不动,此时支承轴〔4〕承受一定的扭矩。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案,在自落式搅拌机的拌筒〔1〕中,增加的支承轴〔4〕两端分别固定机架〔9〕上,带状高叶片〔5〕螺线般固定在支承轴〔4〕上,高叶片与拌筒〔1〕圆柱母线夹角在15°~7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四种实施方案均具有改装容易,工作可靠的特点。另外悬挂在支承轴〔4〕上的带状高叶片〔5〕也都可用铲片状高叶片代替,此时铲片状高叶片可按螺旋线般排列在支承轴[4]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安装在支承轴上的高叶片不动或少许摆动,对搅拌的物料实行阻隔,即迫使拌筒内部分物料不能随拌筒转动,因而在自落式搅拌机中产生与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机理相同的物料挤压和剪切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缩短了搅拌周期,提高了生产率,但又不增加很多成本,具有实用和推广的良好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未经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4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理学习用的便携式实验箱
- 下一篇:电磁、永磁式起重吊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