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风清选花生脱壳机无效
申请号: | 93231978.5 | 申请日: | 199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杜予胜;韩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予胜;韩文革 |
主分类号: | A23N5/01 | 分类号: | A23N5/01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光耀 |
地址: | 2550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风清选 花生 脱壳 | ||
本实用新型是对花生脱壳机的改进。
目前,对收获了的花生进行深加工时,先采用花生脱壳机将花生果壳和花生米分离。为提高生产效率,科研工作者对花生脱壳机的脱壳装置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案,如中国专利86205817多功能脱壳机及88109716小型立式脱粒机,其目的为了提高脱净率,降低破碎率。花生脱壳机的清选装置,在提高脱净率、和净米率方面起重要作用,现在使用的花生脱壳机,一般采用一个主风机和双层网孔形筛子组成清选装置,一个风机上能进行单风杨果壳,余下的花生米、皮果及杂质,随经网孔过筛,但仅能按筛孔的大小进行挑选,不可避免造成同一尺寸的花生米、皮果或杂质相混杂,必须再由人工进行挑选。
为了避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风清选花生脱壳机,采用两个风机,进行三级清选,配合簸箕形振动筛的复合运动,将脱壳后的花生米、皮果及杂质,按比重大小分离,提高净米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双风清选花生脱壳机,由安装在机架上的脱壳装置、清选装置及动力传动系统组成,脱壳装置位于清选装置上方,清选装置由两个风机和一个簸箕形振动筛组成,主风机和辅助风机分别安装在簸箕形振动筛后上方和下方,在主风机上设有前、后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与脱壳装置出料口及簸箕形振动筛位置相对应。
上面提及的簸箕形振动筛筛面倾斜角度为20-50°,在筛面上设有鱼鳞形条状凸起,两相邻凸起之间设有1-5mm宽的缝隙。
簸箕形振动筛在工作中作复合运动,其左、右两侧分别与两根平行摆杆铰接,摆杆另一端与机架铰接,构成摆杆机构,簸箕形振动筛前端与一拉杆铰接,拉杆与安装在机架上的偏心轴连接,构成了上下振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机体总长度为1000-1500mm,宽度为750-1200mm,高度为1400-1800mm,主风机的后出风口宽度为10-25mm。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降低加工后花生米的皮果及杂质含量,可由原来的含杂率为40%,降低到含杂率为0.5%以下,从而提高了净米率。
2、提高工效,节省劳力,原花生脱壳机每台需用6-7个辅助劳力手工挑捡杂质,本实用新型所清选的花生米可直接装袋。
3、结构简单,比原花生脱壳机减少一个网孔筛子及其他附件,每台降低成本150-200元。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下面结合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加以详细描述。
图1双风清选花生脱壳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偏心轴总成 2出壳挡板 3脱壳装置 4花生进料斗 5主风机 6主风机后出风口 7花生米出口 8簸箕形振动筛鱼鳞凸起间的缝隙 9簸箕形振动筛 10辅助风机 11杂质出口 12摆杆机构 13机架 14脱壳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电机转动,经皮带、皮带轮驱动各部件运转。将待脱壳的花生放入进料口(4)内,进入脱壳装置(3),在带有纹杆的脱壳滚筒(14)及凹板的搓擦、撞击下,破碎的壳皮,花生米及杂质由出料口下落,此时,与出料口对应的主风机(5)前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大部分壳及沿出壳挡板(2)被吹出机体外,剩下的花生米,皮果及杂质落在簸箕形振动筛(9)上,簸箕形振动筛在偏心轴总成(1)的带动下,又受摆杆机构(12)的控制,作上、下振动和前后摆动的复合运动,花生米、皮果及杂质在倾斜的筛面上颠簸,根据比重大小不同逐渐分离,此时,主风机上与筛面相对应的后出风口(6)产生的风及辅助风机(10)吹出的风直接透过鱼鳞凸起间的缝隙,作用于振动筛上的皮果杂质,使其加速与花生米分离,并下滑至簸箕形振动筛前端的杂质皮壳出口(8),排出机体。通过双风三级清选及簸箕形振动筛的颠簸,花生米则由后部的花生米出口(7)流出,可装袋。
本实用新型可生产不同规格的产品,机体总长度为1000-1500mm,宽度为750-1200mm,高度为1400-1800mm。
主风机和辅助风机采用3-4个风叶片。主风机后出风口宽度为10-25mm。
机架采用角铁焊接而成,脱壳滚筒采用铸铁材料,滚筒表面设有螺纹形纹杆,簸箕形振动筛采用铁板及铸铁材料制成。
每小时出花生米800-1200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予胜;韩文革,未经杜予胜;韩文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1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