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煤机用截齿无效
| 申请号: | 93231125.3 | 申请日: | 1993-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4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伦;汤向南;王耀华;李益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伦;汤向南;王耀华;李益祥 |
| 主分类号: | E21C35/18 | 分类号: | E21C35/18 |
| 代理公司: | 山东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277146***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煤 机用截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用刀具的改进。
常用的采煤机截齿分为扁形和镐形两类,截齿本体由特殊钢(如30CrMnTi、30CrMnSi等)制成。其中,扁形截齿在齿前端嵌入硬质合金齿头,镐形截齿在齿头部堆焊出硬质合金齿尖。由于截齿本体的材料硬度大大低于硬质合金齿头,易于磨损。所以常出现硬质合金制齿头突出、脱焊并在切削过程中与齿本体断离的现象,造成截齿使用寿命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局1991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端部周围带有耐磨层的刀形截齿”(专利申请号为90209884.5)。该技术的结构特征是在硬质合金齿头的周围采用堆焊的方法焊上一层耐磨材料,以此提高硬质合金齿头与齿本体结合部位的耐磨性,防止齿头被撞掉的现象。实践证明该结构可使截齿的寿命提高1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截齿的结构,进一步提高截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采煤机用截齿,包括齿身、齿头,其特征是位于齿头处的切削部与齿头一体,在切削部的基体上有一耐磨合金层。为增加耐磨合金层的附着牢固性,耐磨合金层与基体之间有一过渡金属层。
考虑到切削部分耐磨性、强度等综合性能,本实用新型中上述耐磨层的厚度选择为1~5毫米。
当上述技术应用于镐形截齿时,其切削部为一圆锥型齿尖,位于齿尖后部的圆台型齿头上均布着耐磨合金层和位于耐磨合金层与基体间的过渡金属层。
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结构的截齿中,耐磨合金层是碳化钨合金层。
说明书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2是附图1的A-A视图;
说明书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上述附图中1-齿身,2-齿头,3-切削部,4-过渡金属层,5-耐磨合金层。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齿身(1)、齿头(2)其结构特征与现有技术相同,也分为扁形(如附图1)和镐形(如附图2)二类。
扁形截齿的齿头(2),其切削部(3)是由与齿头同材料一体制出的前、后刀面构成的切削刃及附近区域。在切削部(3)处采用氧-乙炔喷焊的方法或电弧焊的方法或等离子喷焊的方法将一种与齿体材料侵和效果好的金属粉末喷焊在齿体上作为过渡金属层(4),然后将耐磨合金粉末喷焊在截齿的切削部位处形成耐磨合金层(5)。
由于硬质合金层(5)在过渡金属层(4)的作用下,牢牢地均布在齿头(2)的切削部(3)上(当然,所谓切削部并不局限于切削刃口,而是指在采煤过程中齿头(2)上将与煤质产生剧烈摩擦的工作面),因此,有效地提高了截齿均衡磨损的性能,大大提高了截齿使用寿命。
镐形截齿的齿头(2)由呈圆锥状的切削部(3)和位于其后部的圆台体两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与上述扁形截齿同样的工艺方法将圆锥状切削部(3)和其后部的圆台体上均匀地喷焊上过渡金属层(4)和耐磨合金层(5)。
实践证明,当耐磨合金层(5)选用碳化钨合金,喷焊厚度选择1~5毫米时,截齿的使用效果特别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扁形截齿使用寿命可提高4~10倍,镐形截齿使用寿命可提高2~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伦;汤向南;王耀华;李益祥,未经王光伦;汤向南;王耀华;李益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11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折叠式隔室透视防护装置
- 下一篇:后装式垃圾压缩车侧向移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