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0862.7 | 申请日: | 199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3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昌;李执强;李厥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路 磁化 节油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或柴油内燃机的节油净化装置。
目前,国内外已公开的磁化节油净化装置,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但其突出的缺点是性能价格比低,难以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节油和净化效果好、性能价格比高的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在一个装有进出油管道的塑料壳体内装有上下极性相对的两组普通铁氧体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的轴线与油管路垂直。两磁铁间形成燃油磁化通道。磁化通道内装有两个与壳体相连的S形油墙,进出油口的管道分别与两个S型油墙的一端相接,两个S形油墙的另一端,分别以磁铁中心轴线对称环抱,形成圆形环抱区。燃油进入后,在第一个小S通道处形成第一次运行涡流,燃油运行至S环抱区后形成第二次强运行涡流,然后进入第二个S通道形成第三次运行涡流,进入出口。整个燃油在磁化通道运行中有三次涡流形成。整个燃油运行过程呈现一个大S形行程。燃油在磁场及双S形油墙的作用下,燃油团块被分解,油离子被细化,使之良好雾化、充分燃烧,达到节油及净化排放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一组由永磁体及配套双S油墙等组成一个单元组双曲油路节油净化器,也可用两组、三组等多个相同结构的单元组串联,组成复合型双曲油路节油净化器,以提高节油净化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一个实施例的S形油路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S形油路通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图,它是一个单元结构的附图。图1中:(1)是上下盖、(2)是机壳体、(3)是进、出油口、(4)是2组(每组各2块)永久磁铁、(5)是S形油墙。上组永久磁铁与下组永久磁铁同极相对。双S形油墙的一端与进油口一端的机壳相连,双S形油墙的另一端与出油口一端的机壳相连。燃油进入该双S形油路通道后,在磁场和油墙作用下,分别在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及双S形环抱圆区形成涡流燃油,在整个运行中,形成一个大S形行程。油分子团被充分细化后,通过出油口管路进入内燃机,充分雾化燃烧。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一个单元结构实施例的S形油路通道结构示意图。图2中:(2)是机壳体、(3)是进、出油口、(5)是S形油墙。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述的相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它是由3个相同结构的单元组串联组成的复合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器的附图。图3中:(1)是机壳体、(2)是进、出油口、(3)是S形油墙、(4)是永久磁铁。其工作原理和图1、图2一个单元组的相同,由于整个运行中,因经过三次大S形行程的磁化处理,燃油细化程度更高,雾化及燃烧更加充分,节油及净化效果更好。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另一个实施例(由3个相同结构的单元组串联组成的复合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的S形油路通道结构示意图。图4中:(1)是机壳体、(2)是进、出油口、(3)是S形油墙。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述的相同。
各单元组上下永久磁铁的间距决定于S形油墙的厚度,此厚度决定了作用效果及通油量。作为一个单元组的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的S形油墙厚度在1.5毫米左右,适用于50马力以下的柴油机。作为二个以上单元组串联组成的复合型双曲油路磁化节油净化器,各组油墙厚度的确定原则为:从进油口开始,各组的S形油墙的厚度依次减小,具体尺寸根据内燃机的功率而定。
二单元组以上的本实用新型节油净化器,即可用于柴油内燃机,亦可用于汽油内燃机。
本实用新型,经实际运行测试,效果良好,一般节油均在10%以上,排烟浓度降低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齐鲁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0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