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带电合接地刀闸自动闭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29870.2 | 申请日: | 1993-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8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发明(设计)人: | 滕振海;肖文奇;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振海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士华 |
地址: | 12401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 接地 自动 闭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电场检测电磁离合式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的自动闭锁装置。
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着大量接地刀闸,由于接地刀闸的操作具有很大的不规律性,很难进入程序锁的操作程序实施管理来防止误操作,而只能用单体锁进行最简单的管理。以目前普遍采用的GW5系列带接地隔离刀闸为例,当隔离刀闸处于断路位置时,接地刀闸便失去机械闭锁,处于无防误后备措施的状态。此时,如果接地刀闸一侧所接的线路是对方充电线路或者用户反送电,则很容易发生带电合接地刀闸的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电场检测电磁离合式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的自动闭锁装置,此种自动闭锁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保证合接地刀闸时操作者的人身及设备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方案如下:
工作原理:变电站配电间隔的布置都是比较规则的,因而在其空间内的电场强分布也必然有一定的规律性。本实用新型即是通过比较测得的对地交变电压(即电场强度)的大小来判断接地刀闸上方引线是否有电,再配以电磁离合式闭锁器来实现防止带电合接地刀闸的闭锁功能。
装置构成:本闭锁装置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手持电源三部分及相应电路组成,三部分的作用分别是检测电场信号、比较信号、完成闭锁功能和提供操作电源及操作发令。其中,传感器由感应极(6)、压敏电阻(9)、地电位极板(7)组成,感应极的感应片与地电位极板用绝缘螺杆(8)固定在一起,两者之间装有压敏电阻(9),地电位极板水平焊在每相接地刀闸杆(2)上。检测的信号经屏蔽导线(10)送到电路板组件的端子板,屏蔽层在执行器(4)一侧接地。执行器由联动器(12)、插座(13)、电磁离合式闭锁器(14)、电路板封闭组件(15)、箱门门锁挡片(16)、手动解锁杆(17)、门锁(18)、操作机构手柄(19)、固定板(20)、箱体(21)、箱门(23)和扬声器(22)组成。其中,箱体(21)由固定板(20)安装在机构座(11)之后,联动器(12)的两个销柱插入手柄(19)孔中,操作时,手柄(19)带动联动器(12)一起转动,将手柄的位置和操作方向反映到执行器中;箱体(21)内一侧设置有用于接入手持电源S的插座(13)和电路板封闭组件(15),组件(15)有金属外壳,面板上有3个红色指示灯LED1-3作比较显示用,有1个三对常闭触点试验按钮SA,有3个灵敏度调整电位器W1和3个阈值调整电位器W2,组件背后设有28点仪表端子板,用于引线连接和测试点,箱体内另一侧设有扬声器(22),中部设有电磁离合式闭锁器(14)、箱门门锁挡片(16)、手动解锁杆(17)和门锁(18),箱体正面装有箱门(23)。直流电磁离合式闭锁器由联动器(28)、动齿盘(29)、轴承座(30)、导向螺钉(31)、静齿盘(32)、推力弹簧(33)、固定螺丝(39)、(42)电磁铁铁轭(34)、线圈(35)、铁芯(36)、线圈压环(37)、底盖(38)和平垫(40)组成。其中,轴承座(30)前端与联动器(28)相联,轴承座(30)后面与电磁铁铁轭(34)、底盖(38)依次相联;轴承座(30)、电磁铁铁轭(34)和底盖(38)三者之间构成的腔体内依次装有动齿盘(29)、静齿盘(32)、推力弹簧(33)、线圈压环(37);腔体中部装有铁芯(36);联动器(28)与动齿盘(29)、静齿盘(32)与铁芯(36)之间分别装有平垫(40),并用固定螺丝(39)固定,动齿盘(29)与静齿盘(32)、电磁铁铁轭(34)之间则分别用导向螺钉(31)和固定螺丝(42)固定,由于导向螺钉的限制,静齿盘只能作轴向串动而不能转动。由于两齿的啮合是靠弹簧保持的,故在没有外力使动、静齿盘脱离的情况下,联动器只能作分闸方向的转动。而当电磁铁吸合时,铁芯向右移动,带动静齿盘向右移动,从而使动静齿盘脱离,此时联动器才可作合闸方向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振海,未经滕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9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