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中型轧钢机独立压上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29750.1 | 申请日: | 1993-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4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常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常绵 |
| 主分类号: | B21B31/22 | 分类号: | B21B31/22 |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丛 |
| 地址: | 110112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中型 轧钢机 独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中型轧钢机,特别是调整辊距的独立压上装置。
多年来,对于500-800毫米横列式轧钢机下轧辊的调整压上装置多为斜块式或丝杠齿轮传动式,装在轧钢机机架底部,难以密封,工作中常常受到氧化铁皮、水、水蒸汽的影响,造成楔塞和锈蚀,进而滑动和回转阻力特大,而失去调整功能,以致报废。即使维护较好的每检修一次(2天),只能使用一个月。无奈只能用垫铁板的厚薄做调整,精度不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装在机架底架上部的以蜗轮蜗杆传动的箱式独立压上装置,用以对辊距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结构实现的,它包括搬手1、立轴4、蜗轮13和箱体15等,其特征在于立轴4下端的齿轮6与齿轮18啮合,同轴上的蜗杆14与蜗轮13啮合,蜗轮13转动使丝杠9升降。
本发明创造的原理是:整体座装在轧机机架上面的装置通过转动手柄1,立轴4,联轴器5使斜齿轮6将动力改变方向传送到齿轮18上;再由同轴的蜗杆14传递到蜗轮13上,蜗轮13的转动使丝杠9升降,达到压上调整的目的。这里若使用电动方式则在联轴器5处设置一减速电动机17;蜗轮下部的滚动轴承可为平垫。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加大了传动速比,实现了整机独立一体,改善了密封、润滑条件,明显减少氧化铁皮楔塞和水、水蒸汽的锈蚀,使调整方便省力、耐久,拆装一次只需30分钟,是过去的1/50时间,减少停机检修环节,主要是保证了轧件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了生产率,是轧机制造和更新的理想部件,宜于普及推广。
本实用新型附图为结构示意图。其中搬手1、转动盖2、轴承座3、主轴4、六方套5、齿轮6、防水盖7、方帽8、丝杠9、防水申缩套10、箱盖11、滚动轴承12、蜗轮13、蜗杆14、箱体15、轧钢机机架16、减速电动机17(电动时采用)、齿轮18。
实施例:
以650轧钢机独立压上装置为例,外型尺寸为700×600×1500毫米3,由手动棘轮式搬手调整,承载能力250吨,使用高度350-415毫米,调整范围65毫米,手柄转动力矩20公斤·米,速比1:40,装配形式,左、右机架各装一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常绵,未经李常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9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升机自适应补偿增压制动器
- 下一篇:振动壳密度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