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位一次隔离插头无效
| 申请号: | 93229186.4 | 申请日: | 1993-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厚春 |
| 主分类号: | H02B11/02 | 分类号: | H02B11/02 |
| 代理公司: | 锦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子平 |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一次 隔离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输变电控制设备高压开关柜内所安装的复位一次隔离插头。
现有的高压手车式开关框上的配件一次隔离插头由于两端都单一R角接触没有力支点,触头自重影响活动量并超过设计规范,这样中心线与静触头不在一条中心线上,动插头前开口下垂的问题有的超过8~12mm;造成新老产品的静触头与动触头垂直线相撞。尤其动触头前迎面是垂直的,插入喇叭口只有15mm,并且长期运行的高压开关柜,多次把手车从框体内拉出、推进插拔多次,使一次隔离插头的前端部下垂幅度更为严重。往开关框内推车时造成静触头和动触头相撞,造成下列情况:
(1)、顶住手车推不进去;
(2)、有时造成动触头撞坏;
(3)、下垂角度大的插头,从插头前上面R角滑到插头上面压坏插头;
(4)、因插头两边挡板高出触片,静触头压在挡板上,导电接触面小,送电烧毁插头,产生弧光造成相间短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强、灵活多变的大喇叭口的双线接触的复位一次隔离插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铆轴上装有多个触片并用隔环隔开,两端安装挡板后铆合。在上、下两组触片的每组触片之间安装一个弹簧轴,并在上触片、下触片所安装的弹簧轴之间安装弹簧。挡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连接在导电板上,构成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动触头上触片、下触片分别有两个接触点,两个接触点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且上触片与下触片的后触点的距离大于上触片、下触片前触点的距离以增加动触头的灵活性;所说的上触片、下触片与导电板接触为双线接触;触片前端部为圆弧与斜线相连,使上触片与下触片前端之间形成大喇叭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所安装上、下触片分别有两个接触点,这样与导电板接触为双线接触,又起到支撑作用。动触头的前端为大喇叭口状;在工作状态或拉出、推进的振动下,上下触片的交叉接触点支撑,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使动触头的开口中心线与静触头的中心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开关柜内动、静触头相撞的事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在铆轴4上装有多个触片1,上触片具有触点a、b,下触片具有触点c、d,上触片、下触片的前端部为圆弧与斜线连接,使上触片、下触片前端之间形成大喇叭口状10;触片1之间用隔环5隔开,两端安装挡板8后铆合。在上、下触片之间安装一个弹簧轴3,并在上、下触片所安装的弹簧轴3之间安装弹簧2,挡板8通过固定螺钉6固定连接在导电板7上,构成动触头。上触片与导电板的接触点为a、b,且a、b点不在一水平线上,c、d点不在一水平线上,下触片与导电板的接触点为c、d,当出现振动时,a、d或b、c两点支撑,在弹簧工作下可使触片块速复位,确保动触头与开关柜的静触头在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厚春,未经杨厚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9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