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腋窝药疗挂袋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3228635.6 申请日: 1993-06-28
公开(公告)号: CN2156883Y 公开(公告)日: 1994-02-23
发明(设计)人: 颜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 颜世明
主分类号: A61M37/00 分类号: A61M37/00;A61F13/1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23002 ***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腋窝 药疗挂袋
【说明书】:

实用新型属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腋窝疾患的腋窝药疗挂袋。

人体的腋窝是重要的经络枢纽,腋窝处汗腺密集,汗液分泌较多,则于此处不通风透气,有利多种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各种微生物酵解汗腺所分泌的汗液成分及该处的皮脂和皮屑而产生臭味。此处还易发生多汗症、腋癣、汗腺炎及皮炎等,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烦恼。敷药只能暂缓症状,但影响通风透气,不利汗液排除。尤其是腋窝处的术后护理极易感染,给病患造成痛苦。现有的腋窝药疗托架,顶角的轴连接处为硬性聚乙烯树脂材料,使用时腋窝处有硬物抵触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方便的腋窝药疗挂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腋窝药疗挂袋由袋体连接挂带,依臂膀挂持,在袋体中部隔断开缝,两侧为层状体,在隔层内侧装有开有通气孔的圆弧形托板,在袋体的隔层外侧装入药袋,整体成连搭形状。圆弧形托板凸面对凸面,依附于腋窝,通风透气。在袋体隔层外侧装入药袋,敛汗止痒、抑菌除臭。

本实用新型腋窝药疗挂袋,具柔性连接袋体,袋体内装入开有通气孔的圆弧形托板,刚柔结合。袋体中置药袋,集理疗、药疗于一体,容易制作,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述。

图1示腋窝药疗挂袋结构剖面图。

图2示腋窝药疗挂袋托板结构图。

在图1所示的药疗挂袋中,腋窝药疗挂袋的袋体中部两边轧结挂带(1),提起挂带由此处隔断开缝,两侧可分为层状体,层状体邻有间隔布(5),在袋体(2)隔层外侧装入药袋(4),药袋内装有研成粉末状的中药①腋臭散:其中密陀僧10克、龙骨5克、红粉3克、木香5克、白芷3克、甘松5克、冰片1克等,或装入②消炎散:其中黄连10克、黄柏5克、地榆炭5克、滑石粉10克等,分别用缝纫机轧缝完好,整体成连搭形状。

图2示腋窝药疗挂袋的托板结构图,为硬质有弹性的无毒材料制成,其上开有圆形或长方条形通气孔(6)的圆弧形托板,凹面向内装入袋体(2)的隔层内侧。

使用时,将开有通气孔的圆弧形托板(3)凹面向挂带(1)挂在肩上,左右两个挂带可在背部搭接,使之不能下滑而固定于腋窝外,而且可随腋窝张合随意运动。药袋(4)可由棉织布或绢布制成,袋内装有研成粉末状的中药腋臭散或消炎散。整体应用通风透气、芳香化湿、消炎抑菌、敛汗止痒。以下为使用的观察病例:

例1、患者男,23岁。双侧腋部狐臭味6年余,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无明显效果,一月前来诊并且应用腋窝药疗托架,使用第2天臭味基本消失,但在使用时腋窝处有硬物抵触感,换用腋窝药疗挂袋后抵触感消失,治疗一月余,狐臭彻底根除。

例2、患者女,22岁。双腋部多汗及臭味3年余。在本院外科施腋臭剥离术,但术后第2天创,一周后感染消退,达到一期愈合。为控制多汗及腋臭复发,换成腋臭散药袋,治疗一月余愈。

使用腋窝药疗挂袋治疗腋窝疾患舒适和实用,总有效率为100%,给腋窝疾患的病人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容易、简便易行、体积小、重量轻、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用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世明,未经颜世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8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