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干燥机无效
| 申请号: | 93228330.6 | 申请日: | 1993-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1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 发明(设计)人: | 卢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6B3/092 | 分类号: | F26B3/092;F26B1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焱 |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物料烘干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振动干燥机。
现有的振动式多层水平园运动干燥机,主机体是由多层水平环状孔板组成,下部装有两台同步振动电机,主机体用弹簧支撑在机架上,两台电机交叉布置,使主机体产生铅垂直线振动及扭振,物料自上而下连续通过各层孔板,热风从下向上逐次穿过各层孔板,与物料形成逆流。进行对流换热,使物料被烘干,含有水蒸气的废风从上部排风口排出,干物料从机体下部侧面排料口排出。该机已得到广泛运用,存在的问题是物料在干燥机内从上自下只进行一次烘干,含水量大的物料首先与低温风接触水蒸发速度缓慢,影响干燥机的干燥强度,而物料越接近出口,物料湿度减小,风温反而高,容易引起物料过热。为此,这种振动干燥机对一些含水较高的湿物料或热敏性物料不能适应,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物料在机体内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往复烘干,其应用范围更广的振动式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由机体、隔振弹簧、机架、振动电动机、限位装置组成。其机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三个同心、不同直径的园筒Ⅰ、Ⅱ、Ⅲ组成。三个园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顶板和底板上,底板下部装有两台交叉布置的同步振动电动机,底部用多个弹簧把机体支撑在机架上。机体的Ⅰ、Ⅱ、Ⅲ三个不同直径的园筒形成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内分别装有多层环状孔板,其孔板布置有多种形式:内腔为水平环状孔板,外腔为螺旋环状孔板;内腔为螺旋环状孔板,外腔为水平环状孔板;内、外腔均为螺旋环状孔板;内、外两腔部分水平环状孔板和部分螺旋环状孔板的结合。在装有螺旋环状孔板腔体的最上层装有导料板,并开有向另一腔体输送物料的导料口,若其中一腔体装有多层水平环状孔板,在每层孔板上开一个下料口。机体内的送风系统根据物料流向和被干燥需要而定,可送高、低两种不同温度的热风,也可送同一温度的热风,其送风系统可采用热风筒和导风管;从筒壁开孔及机体底部开孔等形式。采用专门的热风筒从上部进入经导风管导入外腔烘干区,从内筒壁开孔输入内腔烘干区;还可以把热风从机体底部直按鼓入烘干腔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1〕机架,〔2〕振动电机,〔3〕出料口,〔4〕弹簧,〔5〕高温风进风筒,〔6〕低温风进风筒,〔7〕内、外料筒隔壁板,〔8〕内孔板,〔9〕外孔板,〔10〕外筒壁,〔11〕低温风进口,〔12〕高温风进口,〔13〕排风口,〔14〕进料斗,其中内孔板〔8〕采用多层水平环状孔板,外孔板〔9〕采用螺旋环状孔板;图3为该实施例的侧视图,〔15〕导风管,〔16〕观察孔;图4为图1的A-A视图,〔17〕导料板;图5为图2的B-B视图。该实施例配备两套送风系统,即高温送风系统和低温送风系统,其高温送风系统是在筒Ⅰ内装有热风进风筒,该风筒下部放射状布置数个热风导管,通向Ⅱ、Ⅲ筒间所装孔板的底部;其低温送风系统是由筒Ⅰ与热风筒间的环状空间构成,作为筒Ⅰ、Ⅱ间腔体的进风筒,在筒Ⅰ的内壁下部开有数个通风孔。在机体的盖板上开有数个排风口,高温热风从热风筒上部进风口〔12〕进入至下部经导风管〔15〕进入螺旋环状孔板烘干区,低温风从热风筒与筒1之间的环状空间上部进风口〔11〕进入,到下部经筒Ⅰ下端开的数个通风孔进入水平环状孔板烘干区。图5中连续箭头为高温风,断续箭头为低温风,在机体侧下部装有进料斗〔14〕,机体底部开有排料口〔3〕。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干燥机烘干物料,开动振动电机。干燥机的主机体即产生铅垂直线振动和扭振,两个振动力合成,使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最下层螺旋环状孔板,并沿螺旋环状孔板螺旋上升,与从螺旋环状孔板下部进入的高温热风接触,使湿物料一开始就与高温热风接触,随着物料沿螺旋环状孔板不断上升,高温热风逐渐烘干物料、去除物料中部分水分,直至螺旋环状孔板最上层,湿空气从排风口排出,物料遇到导料板〔17〕进入内腔水平环状孔板的最上层,再沿水平环状孔板从上层向下层连续运动,与从下部进入的低温热风形成对流逐层接触,进一步被烘干,物料至水平环状孔板最下层,从排料口排出,湿空气从上部排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能使物料在机体内往复,充分干燥,因此具有干燥强度大,适于烘干湿度大的物料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工学院,未经东北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8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