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语言报警仪无效
申请号: | 93227737.3 | 申请日: | 199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力;潘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发电厂科工贸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7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语言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属电子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功能语言报警仪。
目前,在厂矿中对环境安全或设备运行进行监视所用的报警仪,大部分采用光显示,铃、笛声报警装置。以声光报警的报警仪器,只能得到光显示和声音报警,而这两种方式报警只能表达所监视的环境或运行中设备出现了问题,因而,报警后仍需要监视人员做出准确判断,才能进行处理。所以,这两种报警方式不利于工作人员提高处理问题的速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在于克服以上两种报警方式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是提供一种直接以语言做出报警的多功能语言报警仪,使其能直接用清晰的标准汉语普通话,准确报出所监视的环境或运行设备及部位的变化情况,使工作人员能直接进行处理,提高了处理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图1是报警仪整体示意图;
图2是报警仪后部壳体示意图;
图3是报警仪电原理工作框图。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是由(1)多路信号采集电路,(2)并行接口芯片,(3)程度存储器,(4)微处理器,(5)光显示器,(6)汉语语言处理单元,(7)音响输出单元组成的。
在图1中,仪器前板为两排发光管,共为二十六只;在图2中,仪器后板上装有二十六个采集电路的输入接口;在图3中二十六路信号采集电路分别连接在二十六个PIL光电隔离耦合器上,光电隔离耦合器均并行连接在8255并行接口片上,8255并行接口片上引出二十六路输出总线,分别连接在80311微处理器和2764程序存储器上,80311微处理器的P1口连接语言解除控制键,微处理器80311的两组输出引线一组连接二十六只发光管,一组连接在80312微处理器上,再由80312输出引线连接在三个27512语言存储器和5100语言芯片上,最后由5100语言芯片连接AM放大器至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一个或多个开关量信号进入到信号采集电路中,这些开关量信号在电路中被PIL光电隔离耦合器转换成TTL逻辑电平,按先后顺序,通过8255并行接口集成片依次进入80311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即刻对诸信号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依次从2764程序存储器的有关地址中选出相应的指令,依次驱动光显示单元及汉语语言处理单元,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当光显示单元接收到微处理器送来的有序指令时,便依次启动光显示电路开关,实现发光示警任务。于此同时,汉语语言处理单元80312也将从微处理器送来的有序指令,依次从27512集成片的语言码存储区中选出相应的语言码送到5100语言芯片中,语言芯片即刻将语言码依次还原成汉语语言,再依次送到AM放大器中进过功率放大后来驱动扬声器播放汉语语言,实现语言报警任务。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落后的只靠铃声、笛声配合灯光的原始报警方式,而是用清晰宏亮的汉语语言来报警,可随时顺序报告出监视人员所监视的环境及设备运行变化情况。该报警仪采用了语言固化新工艺,增强了工作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在报警输出形式上采用程序逻辑循环报告式,可按所收到信号的先后顺序循环不断的进行报告,直到信号源自动消失或人工解除为止。
本实用新型能广泛的应用在电力、冶金、石油化工、轻纺、金融、公安保卫等各行业及民用防盗防窃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发电厂科工贸开发公司,未经辽宁发电厂科工贸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77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