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接头无效
申请号: | 93227389.0 | 申请日: | 199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平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70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的安装,具体为把两根电力电缆连接起来的接头。
目前,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一般是内部由连接管将电缆对应的每根芯线压接在一起后,外部绕包芯线增绕绝缘,再在多根芯线外部绕包统包绝缘,统包绝缘外部包裹铅套管作为屏蔽层,最外部是由塑料、铸铁成铸铝制成的接头盒,并在铅套管内以及接头盒与套管之间充填绝缘固化材料,如沥青基绝缘胶或环氧树脂类。这种结构的电缆接头存在两个主要缺点:一是所说的绝缘固化材料要在加热熔融状态下采用孔型注入式填充,注入后需经数小时才能冷却凝固,工艺复杂、操作时间长,影响现场及时送电;二是这种接头体积较大,其填充物因导热性差,体积大导致散热效果不好,常使大截面电缆接头的发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出而造成热击穿,威胁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做工艺简单、固化时间短、体积小、接头散热效果好的电力电缆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连接管将电缆对应的芯线压接在一起,外面绕包芯线增绕绝缘,多根芯线外部绕包统包绝缘,统包绝缘外部绕包由无碱玻璃丝带和环氧树脂构成的内密封保护层,该内密封保护层的外部绕包自内向外分别由半导电橡胶自粘带、铜箔、接地线和半导电橡胶自粘带构成的屏蔽层,屏蔽层的外部再绕包由无碱玻璃丝带和环氧树脂构成的外密封保护层。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制造方法作详细介绍。
用连接管11将电缆的芯线10连接,每根芯线连接后外面绕包芯线增绕绝缘7,使相互绝缘;然后在电缆的多根芯线外绕包统包绝缘6;继之用无碱玻璃丝带重叠绕包一层,然后在其表面涂抹一层环氧树脂涂料,接着再重叠绕包一层无碱玻璃丝带,再涂一层环氧树指涂料,……如此,共绕包三层,构成内密封保护层5,此保护层复盖电缆铅包8两端20毫米左右;接下来从电缆铅包距端部约30毫米处重叠绕包一层半导电橡胶自粘带4,其外绕包一层厚度0.03毫米的铜箔3,铜箔表面缠绕地线,地线两端与电缆钢甲9封焊或机械固定法卡紧,在地线外再绕包一层半导电橡胶自粘带2;最后在其外部从电缆钢甲距端部100毫米左右处和上述内密封保护层材质和制做方法一样绕包由无碱玻璃丝带和环氧树脂构成的外密封保护层1。
如果需要,还可在外密封保护层表面重叠包绕一层聚氯乙烯带,防止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外淌,使固化成型后表面光滑平整。
本电力电缆接头免除了壳体内注入填充物的制做工艺,采用手工涂抹和分层绕包,工艺简单;环氧树脂作为粘接涂层,用量少,固化快,接头制做完毕即可很快送电;接头的机械强度高,电气性能和耐腐蚀性好,体积可比现有接头缩小3-5倍,散热效果好,其制造成本比现有接头降低一半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平,未经刘瑞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7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内积液抽洗治疗器
- 下一篇:紧固件安装工具定扭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