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鞍管避震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26435.2 | 申请日: | 1993-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2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 主分类号: | B62J1/06 | 分类号: | B62J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敏虹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鞍管避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动车辆减震装置,特别是一种设于自行车、助动车座垫下的可调式鞍管避震器。
由于现有的自行车、助动车座垫下的弹簧和拉簧所起的减震作用微弱,故人们在骑车过程中,路过坑坑洼洼地面时,座垫就会给骑车人一种很大的冲击力。轻则使骑车者感觉不舒适,重则会造成尾锥骨受伤。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利用现有车子结构,在鞍座与立杠之间增设一可明显减小震幅,消除冲击力,还可根据骑车人不同体重和避震器使用期的长短来调节避震器的工作压力以恢复最佳减震效果的可调式鞍管避震器。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可调式鞍管避震器,包括与鞍座座底相连的套管,与立杠相连的外管,设于套管,外管内,并起连接二者作用,可在外管内上下滑动的滑杆以及滑杆下,外管内的弹簧。在滑杆与外管之间设有滑杆套,滑杆呈正棱柱形,滑杆套之截面外圈呈圆形,内圈形状与滑杆截面形状相同。在外管内、弹簧下设有浮动式弹簧座以及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务进一步由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棱柱形滑杆是指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正六棱柱,正八棱柱形。
浮动式弹簧座下的调节装置由圆形调节块和调节螺杆组成。位于外管底端内的调节块中央开有通孔,孔避设有螺纹,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块通孔,顶住浮动式弹簧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滑杆,弹簧减震结构,它以减震弹簧支撑着与鞍座固定连接的滑杆,使之有较大的减震幅度。由于滑杆设计为正棱柱形,加之滑杆套的配合作用,故在运动中它不会左、右转动,避免造成自行车鞍座的不稳定性。另外,弹簧下所设的浮动式弹簧座和调节装置,使避震器的弹性张力因人而宜。即使在避震器被使用了一段时期后,弹簧弹性有所衰减的情况下,仍可通过调节装置而恢复最佳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方便,减震效果强,给骑车者以明显的舒适感。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可调式避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可调式鞍管避震器,包括与鞍座座底相连接的套管1,与立杠相连接的外管8,设于套管1和外管8内的滑杆2,滑杆2下,外管8内的弹簧7和浮动式弹簧座6。滑杆2的一端与套管1固定焊接,滑杆2的另一端可在外管8内上下移动。在滑杆2与外管8之间设有滑杆套3,衬套4,在滑杆2的底部设有滑块5。滑杆2呈正四棱柱形状,滑杆套3截面外圈呈圆形,内圈呈正方形。滑杆套3与滑杆2配合,使滑杆2在外管8内只能上下移动而不会左右转动。滑杆套3设置在外管8的齐顶部,它与外管8螺纹连接,再通过销子15固定。衬套4是在弹簧自由伸展时对滑杆起固定位置作用。滑杆2与滑块5通过螺钉14固定连接。螺钉14不仅用来连接滑杆2与滑块5,还有固定弹簧的作用。为防止螺钉14松动,在滑块5与螺钉14之间设置了垫圈12和弹簧垫圈13。滑块5具有压缩弹簧7,实现避震目的作用,还兼有稳定滑杆2的底部功能。
为了使避震器内的弹簧张力可调,在浮动式弹簧7下设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由圆形调节块9和调节螺杆10组成。调节块9的中央开有通孔,孔壁设有螺纹。调节螺杆10旋入调节块9的通孔内顶住浮动式弹簧座6。调节块9与外管8的底端内壁螺纹连接,为避免因冲力作用使调节块9滑出外管8,在调节块9的底部、外管8的内壁套一孔用挡圈11。
当车子在坎坷不平的的道路上行驶时,由于弹簧7的支撑作用,缓冲了地面对鞍座的冲击力,大大降低了与滑杆2相连的鞍座的震幅。当避震器内弹簧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弹性张力衰退时,或者当骑车人的体重比较轻或比较重时,只要调节避震器底部的调节螺杆便可改变弹簧的预压程度,从而恢复避震器的最佳减震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6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驱动轮自行车
- 下一篇:多功能无底缝内裤圆编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