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状盛液容器盖嘴无效
| 申请号: | 93225707.0 | 申请日: | 1993-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郑佩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佩鉴 |
| 主分类号: | B65D47/40 | 分类号: | B65D47/40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剑南 |
| 地址: | 20006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瓶状盛液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盛液容器的附件,具体地是一种便于瓶状盛液容器内液体倒出的盖嘴。
瓶状盛液容器,例如各类瓶子,是多数家庭的常用物品之一,目前尤其普遍的是广泛地用瓶类容器来盛装各种食用液体,例如食油、酱油等等。虽然利用瓶子在保存这类食用液体时具有少污染等优点,但是在倒液后普遍碰到液体会沿瓶口外淌的问题,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极不卫生。中国专利88200683.5公开了一种卫生油瓶,其中瓶口的一部分为向外延伸的舌状结构,在瓶颈部外侧面上设有接油槽,接油槽上设置有与瓶内腔相通的回油装置,显然,这种设计并未解决倒油时油液不外淌的问题,而且积油槽部分难免不积灰尘等脏物,使回流的食油不卫生。另外,中国专利87213749.0公开了一种家用取液器,它虽然是为了防止食用液体在取用时沿瓶口外溢,但其主要方案是采用滴定管的方式,并不符合家用倒油或酱油的需要与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与瓶状盛液容器口相扣合的盖嘴,利用它可方便地倾倒容器内液体,并且在停止倾倒后,液体不会沿盖嘴出液口外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主要由盖嘴体与盖嘴管组成的瓶状盛液容器盖嘴,其中,该盖嘴体系一体成型,形成有一与盛液容器口缘紧配的盖嘴体座,其顶部一边向上突起有一端口弯曲的出液嘴管,于该出液嘴管一边开有一进气孔,供所说的盖嘴管插配,且在该盖嘴管伸入容器内的一端端口开有小孔,特别地,所说的出液嘴管的内直径小于6毫米,并且,该出液嘴管向上突起的高度,应使得当该嘴管垂直弯曲时其端缘弯口内径的最上端至出液嘴管末端平面的距离不小于36毫米。另外,为改善本实用新型效果,上述出液嘴管端口弯曲的垂直夹角为85°~150°,该盖嘴管一端小孔的内径为1~2毫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鉴于本实用新型设有进气孔,因此倒液十分方便;2.由于设有上述端口弯曲的出液嘴管,可保证倒液后出液嘴管处的液体迅速回流而不会沿口缘外淌。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并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1系本实用新型盖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盖嘴体剖面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盖嘴使用实例示意图
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盖嘴包括一盖嘴体1及一盖嘴管2,其中,该盖嘴体系一体成型,主要形成有一盖嘴体座5,其下底部呈内凹的帽型,以便恰好盖于容器口并与之紧配,于该盖嘴体座5顶部一边向上突起有一端口弯曲的出液嘴管3,该出液嘴管3的一边开有一进气孔4,此外,该盖嘴管2伸入容器内部,其上端与上述进气孔4相插配,下端的端部开有小孔7,以使外界气体可进入容器,保证容器内液体从出液嘴管3顺利流出。
鉴于上述盖嘴体座5系与容器口固配,因此视容器口的具体结构,该盖嘴体座5的内凹面可以做成如图2与3所示的螺曲型,但也可以做成与容器口紧配的其他形状;上述端口呈弯曲的出液嘴管3是容器内液体向外排出的唯一通道,因此,其口径不宜太小,以免倒液慢,但亦不宜太大,因为口径太大时,难以保证倒液后液体不沿容器口外淌,据试验表明,该出液嘴管3的内直径应该小于6毫米,并且,该出液嘴管向上突起的高度,应使得当该嘴管垂直弯曲时其端缘弯口内径的最上端至出液嘴管3末端平面的距离不小于36毫米,此外,其端口的弯曲度,若以其与出液嘴管3垂直轴的夹角来衡量,最好介于85°至150°之间;
上述进气孔4的口径可与该出液嘴管3的口径相同,但是,与该进气孔4相插配的盖嘴管2端部的小孔7口径不宜太大,以1~2毫米为宜,此外,该盖嘴管2除了与该进气孔4呈分体插配的组配方式外,也可以与整个盖嘴体1一体成型,只是从制造与经济的角度来看,不如分体组配的方式来得好。
本实用新型盖嘴体1以及盖嘴管2,当用于食用容器时,应由无毒耐腐材料,例如聚乙烯制成,但是,当用于其他非食用性盛液容器时,则不必受此限制。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符合由上述实施例所给出的但不限于此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结合容器瓶口的实际结构来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佩鉴,未经郑佩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耗能弹子开关控制电机驱动防钻门锁
- 下一篇:一种万向快速调距管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