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泵自动防锤阀无效
| 申请号: | 93225608.2 | 申请日: | 199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2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袁唯祥;袁唯中;郑泽伟;车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唯祥 |
| 主分类号: | F04B21/06 | 分类号: | F04B21/06;F04B2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自动 防锤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机械,特别是一种节能型离心泵自动防锤阀。
现通常用的离心泵液流系统一般由底阀、闸阀和逆止阀三阀控制,底阀起水泵初起动灌水时防漏水的作用,闸阀起启动/关闭出水管及调节水泵运行功率的作用,逆止阀起防止水倒流的作用。阀的工作主要依靠手动控制,既费力又容易发生因关阀不严而漏水;因水头阻力过大而影响进水量;在突然停机关泵时,因水锤振动和压力聚增而会发生管路系统水管爆裂等情况。为减少漏水现象,减小水头阻力和防止水锤造成的破坏,中国第90208070.9号实用新型专利,对底阀进行改造,并用手动控制机构取代闸阀和逆止阀,对底阀中的阀瓣动作进行直接控制。基本上克服了水泵初起动灌水时的漏水现象和水头阻力过大和水锤破坏作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可靠性。但这种结构形式的水泵阀仍有三个缺点:一是手动控制方式,对防水锤的速度不易控制,因而在实际使用中防锤效果不明显;二是在突然停电或意外原因关机停泵时,容易引起管路内水倒流,而当要重新开机启泵工作时,另须加水,造成能源损失;三是手动控制工作方式,费力又费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既能解除手动操作控制,又具有明显消除水锤现象和漏水情况,使用时方便且安全可靠、节能效果显著的自控式离心泵防锤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水泵出水管入口处并联、相通设置一个水缸,在水缸内设置一个带活塞柄的活塞,使该活塞柄端部与原手控机构中的拉杆端相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底阀上的阀臂端部相连,通过调整阀臂与大阀瓣间固定于阀轴上的相对角度,使大阀瓣随同阀臂被拉杆上拉时能同步偏离原来闭阀位置,充分打开阀门;而当关机停泵时,大阀瓣在管路内介质的压力下受到一个返回原来闭阀位置的冲压力,由于拉杆的连动作用,同时对水缸内活塞产生一个向下拉力,使水缸内水受到挤压力而逐渐通过小水管向出水管排放。由于水缸内水对活塞的阻力作用,大阀瓣只能随着水缸内水随着活塞的逐渐被拉下移而向出水管逐渐排放而缓缓返回关阀位置。于是延长了关阀时间,可有效地消除水锤现象,也大大减少了突然关机停泵时的能源损失。且闭阀后进水管内仍保持有水,所以,泵重新起动时也不用另外加水。
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防锤阀基于水的压力反馈信息,进行闭环自动控制,具有明显的消除水锤和漏水等不安全因素和浪费能源的情况,增加了使用时的方便和安全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仍然很低,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防锤阀的离心水泵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阀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水缸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参阅图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水泵系统主要由主泵1和本实用新型的防锤阀2组成。其中主泵1主要由进水管4、泵体5和出水管6组成;本实用新型的防锤阀2主要由带阀臂9的底阀13、拉杆12、带有小水管7及活塞柄8的水缸3和防护栅11组成。其中:拉杆12活络地设置在活塞柄8的端部和阀臂9的端部间;进水管4设置在底阀13与泵体5之间;小水管7设置在出水管6与水缸3之间。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中的底阀13外形主体呈圆锥体形,主要由带主阀孔22和安装孔14的阀座21、带安装孔15和20的阀体16组成。其中阀体16上定位活动设置有阀轴10。阀轴10位于阀体16腔内的主体部分上活动设置有小阀瓣18、固定设置有带副阀孔19的大阀瓣17。使当处于闭阀状态时,大阀瓣17压持在阀座21上相紧密接触,小阀瓣18压持在大阀瓣17上相紧密接触。阀轴10伸出于阀体16的轴端上固定设置有阀臂9。阀臂9、阀轴10与大阀瓣17间互相呈钢性固定连接,并能同步地自由转动。阀臂9与大阀瓣17间可以互相平行,也可以互相以一定的角度固定安装于阀轴10上,具体以阀臂9随拉杆12的上拉而偏转时能使阀门充分打开和带动拉杆12随大、小阀瓣17和18的受压而偏转时能使阀门完全闭合为准。拉杆12无论是在泵起动时还是在停机关泵时均起单方向传递拉力的作用。所以,拉杆12既可用钢性很强的金属杆制成,也可以用张力较强、不易拉伸变形的金属绳之类的柔性拉索条制成。为了便于阀轴10的定位安装及大、小阀瓣17、18的可靠翻转,阀体16上供安装阀轴10的部位上的圆弧面可作改进设计,使之拉直成为局部方型结构,而其它部位仍保持圆锥体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唯祥,未经袁唯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可随意变化造型之钉模
- 下一篇:手足按摩保健脚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