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控梭织机导纱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25530.2 | 申请日: | 1993-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00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巍;陈挺;潘永明;蔡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9/44 | 分类号: | D03D49/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控梭 织机 导纱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改变磁控梭织机中投纬时纬线进入织物的行走路线的导纱针装置。
目前,在纺织行业中磁控梭织机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这是与这种梭织机的自身优点分不开的,例如可省除传统梭子及其绕纱的准备工序,工作时可大幅降低噪音并且投纬时速度快、效率高。在较为先进的磁控梭织机中,有的已装有可往复投纬的导梭装置,例如黄季祥的中国专利申请90200186.8号“磁控梭织机的导梭装置”。该装置采用了闭口绳索往复移动来带动具有磁力的导梭体使其在筘座下方来回运动,从而实现位于其上方的梭子往复投纬作业。装有上述导梭装置的磁控梭织机,纬纱则从筘座两侧的纱筒经选色杆引到剪纬板处。这样,在投纬时,梭子从剪纬板处引入纬纱,穿入所需编织的织物中。随着导梭装置的往复运动导梭体带动梭子反复投纬。在以上反复的投纬作业过程中,纬纱从选色杆至织物的行走路线或轨迹从右至左或者从左至右始终以较大的弧形曲线弯曲地进入梭口,使进入梭口的纬线在整个长度上张力不同,引起织物表面产生纬缩,使织品的表面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磁控梭织机投纬中易于产生纬缩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改变纬纱进入梭口的轨迹,消除布面因投纬产生纬缩的,磁控梭织机的导纱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导纱针装置,包括,筘座,钢筘,胸梁,以及两个各装于筘座两端的导纱针装置,所述的导纱针装置每个包括一固定安装在钢筘以左或右100-300mm的胸梁内侧上的弧形撞块和一与弧形撞块相对置地安装在筘座上且与弧形撞块相作用使其中的导纱针上下位移的导纱针位移机构,所述导纱针位移机构包括一直接安装在筘座上并在其前表面设有上下支承座的支板,一垂直安装在支板上的固定架,一通过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固定架上的角尺形双臂杆,一活动地安装在支板的支承座上的导纱针,两个以上下方式固定安装在导纱针针杆上的档块,一安装在上支承座和上面的档板之间导纱针针杆上的弹簧,所述的弧形撞块在其下部设有弧形曲面,所述的双臂杆的一杆的杆端与弧形撞块的弧形曲面相接触,另一杆的杆端抵靠在下档块的上端面上。
从上可十分明显地看到,本实用新型通过筘座两端上设置导纱针装置后,可使投纬时纬纱改变原来的行走路线,也就是说,在导纱针装置的作用下,纬纱将绕过导纱针,以平行于筘座的方向引入梭口并投纬,从而可使进入织物的纬线在整个长度上松紧或张力一致,避免布面产生纬缩,提高织物质量,而且具有装置结构简单可靠,装配维护方便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磁控梭织机导纱针装置的安装情况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其中实线和虚线部分各表示在梭织机碰纬和投纬两种情况下导纱针装置中弧形撞块和位移机构的双臂杆相互作用位置;
图3和4是装有导纱针装置的磁控梭织机在投纬和碰纬时纬纱行走路线的局部俯视图。
请参见图1至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案,磁控梭织机导纱装置包括筘座1,导梭装置2,胸梁3,钢筘4和两导纱针装置。每个导纱针装置包括一固定安装在机架胸梁3上的弧形撞块10和一与弧形撞块10相对置地安置、位于筘座上并与弧形撞块相对作用而使导纱针上下位移的导纱针位移机构。导纱针位移机构包括一固定安装在筘座内壁上且其上设有上下支承座12,12′的支板11;一垂直安装在支板上的固定架13,固定架13上设有轴孔;一通过轴22可转动安装于固定架13上的角尺形双臂杆14,该双臂杆14的两杆14′,14″间具有10-90°的夹角;一可活动地安装在上下支承座12和12’中的导纱针18;两各自固定于导纱针针杆上的档块,它们以位置分位于上面的称上档块16,下面的称下档块16′;以及一安装在上支承座12和上档块16之间的弹簧17,弹簧17的上端与上档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弧形撞块10外形呈角架形,下部具有自下而上向上的弧形曲面。所述的双臂杆14的一个杆14′的杆端上设置圆周或圆弧面以与弧形撞块10的弧形曲面相衔接,使得彼此能滑动接触,另一杆14″的杆端则延伸至下档块16′上端并与之相搭接或交叠。在较佳的设计中,双臂杆14的一杆14′的,即与弧形撞块10的圆弧曲面接触的一杆的杆端可设置带轴孔的支承脚,一转子15通过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脚上,以与弧形撞块10的圆弧曲面构成滚动接触,减少摩擦阻力,如图2所示,双臂杆14的另一杆14″,即与下档块16′相搭接的一端可设置叉形滑槽或圆弧槽(图中未画出)以与导纱针18的杆部滑动配合,同时为杆14′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