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之插座体无效
| 申请号: | 93225076.9 | 申请日: | 1993-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辉 |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剑南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连接器,具体地是线路接触部件,特别是一种安装位置可以移动的插座。
一般家庭或工业用插座配置,均采用固定的方式,通常于设计时,先将插座的位置确定,予留一置放孔,然后在配线时安装一插座体,以供用电之需,显然,这种固定式插座在使用时会带来一些不便,例如,因家用电器繁多,且位置不定,时常造成插座线不够或者多余的情形;当插座线不够长时,常采用多插座之延长线来解决,从而造成一插座多插头的超载现象,导致电线走火的危险;由于习用插座系由后端两电线相接,因此每增一插座则需多设两线,造成维修上的因扰,且因电线呈隐藏型态,若变换插座位置,会有许多麻烦;如需临时新增加插座,则须另开插座孔,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及浪费。有鉴于此,曾设计过一种可以移动的插座体,其结构可以参照附图1~3来说明,其中:
图1系现有技术移动插座立体分介图
图2系现有技术移动插座组合剖视图
图3系现有技术移动插座使用情况示意图
从图1和图2可知,此种设计的插座体,主要由固定基座A1,插座体A2及导电座A3所组成,其中,固定基座A1之中央导沟A10处置入一导电座A3,该导电座A3系以正负极导电片A30呈现,以使当插座体A2螺固于固定基座A1时,可藉插座体A2下缘突伸之导电端子A20与正负导电片A30呈导通状态,达到提供插座电流使用,并藉固定基座A1上之多余空间达到可以移动固置的目的,同时对于多余空间可藉由一盖板A4下缘之嵌固体A40卡定,这种设计的缺点在于,导电座的制造不易,而且于组装时须多一道安装过程,所以相应地提高了制造成本,尤其不利于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插座体,可按实际需要调整插座位置,具有组装容易,制造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于一基座1的中部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之导轨,其上置有导电片,在该基座上覆盖有插座体2,在此插座体下端设有导电端子,并且在插座体覆盖此基座时,使得导电端子恰与导电片相接触。该可移动插座,还可包括一盖板,也覆盖于基座,但用于弥补上述插座体的不及部份,在此盖板下缘设有枢槽,其内置有一弹簧体及可以嵌固该基座的拨动嵌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载有导电片的导轨系与基座结合为一体,因此其制造方便,速度快,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2.由于基座未被插座覆盖部份由盖板所盖覆,而且此盖板采用拨动嵌固式,所以使得插座的移动更加简便快速。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其作进一步的详述。
图4系本实用新型插座之立体分介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插座之组合剖视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插座盖板之嵌体嵌固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插座盖板之嵌体拨动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插座之使用情况示意图
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插座主要包括基座1和插座体2,其中,基座1中间处凸起有二道设有正负导电片100的导轨10,该导轨10系与基座1连成一体,当插座体2覆盖于基座1上时,插座体2下端所设之导电端子20恰与正负导电片100相接触,并且,在插座体2上设有螺孔,以便通过螺钉21可将它固定于基座1上,因此,插座体2相对于基座1不仅移动方便,又可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在插座体2螺固于基座1后,若基座1还留有多余空间时,可以用盖板3嵌盖在基座1顶面,为此,在盖板3下缘设有枢槽32,其中置有一弹簧体30以及嵌板31,当嵌板31经手指向内侧拨动时,即压迫弹簧体30,使之收缩,从而可掀起此盖板3;当手指放松时,弹簧体30舒展成原状,将嵌板31推向外端,即与基座1呈嵌固状态(见图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辉,未经杨清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5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保险盒
- 下一篇:多笔交互式计算机图形设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