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光源一次性直肠镜无效
| 申请号: | 93223964.1 | 申请日: | 1993-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4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 发明(设计)人: | 罗锡涛;陈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锡涛 |
| 主分类号: | A61B1/30 | 分类号: | A61B1/30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卜娜娜 |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州市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一次性 直肠 | ||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是一种带光源的一次性使用的直肠镜。
传统的直肠镜是不带光源的反复使用的一种金属医疗器械,其主要缺点在于:1.无照明装置,临床使用时必须外加光源设施,这些光源设施不是较笨重、复杂、繁琐、价格较昂贵,就是使用不方便;2.由于该器械是多次反复使用,有可能造成医源性感染,如性接触性传染病(艾滋病、淋病等)和乙肝等传染病。近年,有的单位也生产了一次性使用的直肠镜器件,但无相匹配成一体的照明装置,仍需外加光源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带光源一次性使用的直肠镜,并且其照明装置还可供各科医师作日常检诊病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直肠镜内芯和直肠镜外壳,还有一支用作手柄及照明的手电筒式多用内窥器,多用内窥器的前壳上部有盖,下部有“T”型连接榫,直肠镜外壳的喇叭形镜缘上开有一连接槽,多用内窥器的连接榫与直肠镜外壳的连接槽接合后成为可装拆的一体。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用内窥器的A向局部示意图(未盖上盖);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内窥器前壳与上盖、直肠镜外壳接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直肠镜外壳俯视图。
图中,(1)直肠镜外壳,(2)直肠镜内芯,(3)上盖,(4)开关,(5)多用内窥器,(6)后壳,(7)后盖,(8)前壳,(8a)灯架座,(9)灯泡,(10)灯泡顶导电片,(11)灯泡套电片,(12)滑片,(13)导线,(14)接线片。
多用内窥器(5)的后壳(6)及后盖(7)用铝合金制成,内装两节7号电池;前壳(8)和上盖(3)用ABS塑料制成,前壳(8)与后壳(6)以螺纹相连接。前壳(8)内有与之一体、开有两条槽的灯架座(8a),用金属(如铜片)制成的灯泡顶导电片(10)和灯泡套电片(11)分别镶嵌在灯架座(8a)的两条槽中,灯泡套电片(11)与开关(4)的滑片(12)常接触,导线(13)两头分别接在灯泡顶导电片(10)和接线片(14)上。采用2.2~3.0伏微型灯泡。前壳(8)与上盖(3)边缘有止口相吻合,上盖(3)止口处还有小凸条与前壳(8)相应的凹位相扣。上盖(3)与前壳(8)相结合后,上盖(3)呈向前下方倾斜的姿态,上盖(3)内壁前部贴有银色反光材料,以增加视野照度。前壳(8)下部有“T”型榫。直肠镜部分的结构是传统式的,包括外壳(1)和内芯(2),外壳(1)的喇叭形镜缘上没有手柄,而代之一条开有槽的的臂,槽开至镜缘中。内芯(2)和外壳(1)用医用聚氯乙烯或医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内芯(2)头部制成薄壳状。多用内窥器(5)的“T”型榫与直肠镜外壳(1)上的槽相套合后,直肠镜部分便与多用内窥器(5)成了可装拆的一体,多用内窥器(5)照射口的工作位置位于直肠镜窥视孔口边缘处,如图1所示。使用中,当要从直肠镜外壳(1)中抽出内芯(2)时,将多用内窥器(5)向后抽移,便可避免多用内窥器(5)受污染。揭开上盖(3),可方便地更换灯泡(9)。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携带方便,且可避免传染病医源性交叉感染,直肠镜部分一次性使用,多用内窥器可多次和单独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锡涛,未经罗锡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3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