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袋成型糊合机无效
| 申请号: | 93223929.3 | 申请日: | 1993-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闻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德华 | 
| 主分类号: | B31B19/00 | 分类号: | B31B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纸袋 成型 糊合机 | ||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两侧折叠式纸袋成型糊合机,也适用于塑料质或纸塑复合纸袋成型。
目前这种型状特点的纸袋不像信封,尚未实现机械化生产,常用的档案袋、飞机上用的清洁袋等这类纸袋仍靠人工双手一个一个进行折叠成型,即费时费工,又不能保证纸袋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要改变这种纸袋无机械化生产的现状而提供一种连续折叠成型糊合的机械装置。
该纸袋成型糊合机是在信封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的,信封机是由纸张升降台、纸张输送机构,对折叠式信封糊合机构、配电箱、传动总成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对折叠式信封糊合机构中的前置压痕轮后面增设有折边叠合装置,该装置由下折压片、中折叠片及上折压板组合并错开有序排列构成,相应的该前置压痕轮上设有三对以上压痕滚圈,上述下折压片与上折压板固定在悬置于纸张传动轮上面的机架上,在机架与下面的纸张传动轮对应之处相应设置被动滑轮。
上述结构特征的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了早已成熟的信封机机械结构,并对其稍加改进即改变了纸袋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历史。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进一步阐明本机的新型结构特点,同时给出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折边叠合机构展示图。
其中,1:纸张升降台,2:纸张输送机构,3:传动总成,4:包括了折边叠合装置的对折叠式糊合机构,5:纸张输送机构中的转向装置,6:转向后折叠糊合装置,7:配电箱,8:传动轮,9:压痕轮,10:中折叠片座,11:内托纸棒,12:机架,13:上折压板,14:支撑架,15:外抚纸捧,16:中折叠片,17:下折压片,18:被动滑轮。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除了包括折边叠合装置的对折叠式糊合机构4以外,图1反映出来的结构示意图几乎是信封机的翻板,图2展示了增设的折边叠合机构与其它部分装置的装配图,其中,压痕轮9上设有三对压痕滚圈,根据需要完全可在压痕轮9上设置数目更多的压痕滚圈,相应折边叠合机构的上折压板13、中折叠片16与下折压片17组合的组数也随之增加,本实施例中,折边叠合机构与信封对折叠机构中的折叠压板(片)位置设定相隔较远,实际上根据需要完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折边叠合机构中的要件上折压板13与下折压片17均固定在悬置于纸张传动轮8上面的机架12上,使传动的纸张向两侧压折,在机架12与下面的传动轮8相应之处对应设置被动滑轮18,使纸张传送更合理,机架12此处也通过凌空支撑架14固定在传动轮8的两侧机身上面,按照常规,中折叠片16的作用也是使传动的纸张向中心折压,有点类似信封对折叠式机构中的折压板(片)作用,故中折叠片座10也固定在常规位置上即传动轮8的两侧的机身的侧身上,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纸张传送过程中的折边叠压动作的准确度与连贯性,在下折压片17与上折压板13的前端(处)分别辅设内托纸棒11与外抚纸棒15,将外抚纸棒15固定在机架12上内托纸棒11一般固定在中折叠片座10上即可,实际使用时,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的纸张,也可以是全塑纸张或是纸塑复合的纸张,所述的糊合既包括胶水糊合也包括热压烫糊合,其机构设置亦然,整个流程中,首先纸张经气吸后送入传送轨道(由传动轮8等组成),压痕轮9滚压后送入包括有折边叠合装置的对折叠式糊合机构4,经过折边叠合装置后,纸张即在压痕处折边叠合,再经与信封一样的工序完成对折叠糊合,封底口成型。
本实用新型结束了纸袋人工生产的历史,使纸袋的生产实行机械化,其工作效率比人工高出数十倍,并大幅度提高质量,降低了纸袋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德华,未经闻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3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缸直列式气缸微错位汽油机
 - 下一篇:防护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