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抽伴热泵无效
| 申请号: | 93223863.7 | 申请日: | 1993-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中;齐天喜;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抽伴热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稠油和稀油井采油用注抽伴热泵。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一种伴热泵是通过环形球阀来开关,由于接触面积大,密封不严,漏失严重,泵效较低。而对于一般的管式泵或杆式泵,空心抽油杆只能下到泵的上部,空心抽油杆不能通到油层,对于稠油井,伴热只能降低泵上原油的粘度,泵下原油的粘度则改变不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降粘问题;而对于稀油井又不能通过空心抽油杆进行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空心抽油杆下到泵下进行注汽(对稠油井)和能通过空心抽油杆对油井进行测示的注抽伴热泵。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空心抽油杆(1)、大柱塞(2)、大泵筒(3)、油管短节(4)、上凡尔(5)、下凡尔(6)、小柱塞(7)、小泵筒(8)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空心抽油杆(1)与大柱塞(2)的上端连接,大柱塞(2)的下端与小柱塞(7)的上端连接;油管短节(4)上端与大小头(9)连接,油管短节(4)下端与上凡尔(5)连接,油管短节(4)与大泵筒(3)之间形成一环空;上凡尔(5)连接下凡尔(6),下凡尔(6)下端与小泵筒(8)连接,并与小柱塞(7)之间形成一环空;大泵筒(3)上部与上支撑(10)连接,下部与上凡尔(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能将空心抽油杆下到泵下进行注汽,因此对降低稠油的粘度有很好的效果;2、除抽油伴热外,还具有清蜡和测试功能。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空心抽油杆(1)、大柱塞(2)、大泵筒(3)、油管短节(4)、上凡尔(5)、下凡尔(6)、小柱塞(7)、小泵筒(8)等组成。空心抽油杆(1)与大柱塞(2)的上端连接;大柱塞(2)的下端与小柱塞(7)的上端连接;油管短节(4)上端与大小头(9)连接,油管短节(4)下端与上凡尔(5)连接,油管短节(4)与大泵筒(3)之间形成一环空;上凡尔(5)连接下凡尔(6),下凡尔(6)下端与小泵筒(8)连接,并与小柱塞(7)之间形成一环空;大泵筒(3)上部上支撑(10)连接,下部与上凡尔(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首先用油管柱将注抽伴热泵除空心抽油杆(1)、大柱塞(2)、小柱塞(7)外全部带入油井的目的层,然后再将大柱塞(2)、小柱塞(7)与空心抽油杆(1)下入井内,大柱塞(2)下入大泵筒(3),小柱塞(7)下入小泵筒(8)。抽油时,在上冲时,下凡尔(6)打开,上凡尔(5)关闭,地层油流进入小柱塞(7)与下凡尔(6)之间的环空;下冲程时,下凡尔(6)关闭,上凡尔(5)打开,油流进入大泵筒(3)与油管短节(4)之间的环空。随着空心抽油杆(1)的上下运动,油流经大泵筒(3)与油管短节(4)的环空进入油管与空心抽油杆(1)的环空,经井口,采油闸门进入地面管汇,完成举升过程。注汽前,先上提空心抽油杆柱,使大柱塞(2)脱离大泵筒(3),此时小柱塞(7)脱离小柱塞(8),这样就形成一条注汽通道:地面锅炉来的蒸汽经注汽闸门——油管与空心抽油杆(1)的环空——大泵筒(3)与小柱塞(7)的环空——小泵筒(8)——油管——油层,自喷则是注汽的反过程。测示时,则通过空心抽油杆(1)——大柱塞(2)——小柱塞(7)——油管,下入测试仪器,即可测得所需数据。清蜡时,其路线与伴热路线相同,这样的流程热损失小,所需热介质也少,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工艺研究所,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3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消解COD自动分析仪
- 下一篇:强力无级扳手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