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铝梯无效
申请号: | 93223590.5 | 申请日: | 199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宗平 |
主分类号: | E06C1/383 | 分类号: | E06C1/38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折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
梯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范围相当的广,在最早期的木梯、竹梯等结构运用时,其均无法加以折叠,因而造成携带及收藏上相当大的困扰,尤其是梯子愈长该问题即愈严重,同时其重量也会相对的增加,甚至于一长梯必须由二人或二人以上来进行搬移,在相关业者长期使用上更形成一作业上的障碍。
直到铝梯型被发展完成后,即有重量极轻而结构强度也甚佳的铝梯问世,此种由于材料上的改进所获致的成果,为使用者带来莫大的便利,又经过相关业者研究改良后,又发展出了具有关节而可折叠的铝梯结构,该关节已有相当多种的结构在世界各国获准专利,其确为一相当优异的设计,但该种折叠式铝梯在收折时仅能够依其关节设置位置折叠三、四次,也即其在折叠后仍具有相当的长度及厚度,在收藏及携带时仍诸多不便,尤其是一般相关业者将其绑缚在摩托车后座上时,将其竖立则高于骑乘者头部,又将其平放又凸伸于摩托车后端,显然造成使用者不必要的困扰。
为克服该类折叠式铝梯在收折后体积过大而携带、收藏不便的困扰,又有人发展出了如同台湾专利第七九二0九三六三号“可折合成如一棍棒状的梯子”结构,该种结构则为一较新颖的设计,其可在铝梯不使用时,将其折合成如一棍棒状,让其在收藏及携行时均要方便得多,但该类铝梯有其长度的限制,当长度较长时,又会造成现有相同的问题,尤其是长过某一程度时,即不可能由摩托车来载运携行,显然其仍有改进的必要。
另也曾见到台湾专利第七六二0三八六七号“简便式折合梯”,其即属另一型式的折合铝梯结构,其主要是采用多个断面呈冂型的擎立杆及多个断面呈方形的横跨杆,而以活页板配合铆钉串接擎立杆及横跨杆与擎立杆连接处,并藉由公闩与母扣的扣合脱离,达到使折合梯展开使用与收藏的功效,其构想立意甚佳,但该专利批准迄今多年,仍未能够上市,主要即是因为其以活叶片铆接擎立杆的结构过于脆弱,而会在展开后形成结构上的死角,一旦负荷较重,即有变形甚至于毁损的可能,显然该构想在实施时仍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其是将铝梯两侧竖杆采枢接式设计,而可将其展开竖立或折叠收合,而达方便运用与收藏、携带的功效,其特色在于其折叠及展开的控制结构,其在每两相邻踏板间以枢接轴相枢接,并在各踏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座,控制座中设有枢接轴及卡合杆,藉此可在铝梯展开时由该控制座来将枢接的铝梯竖杆加以卡合固定,并可在收折时,将卡合杆移位后加以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其竖杆两侧缘设有组装管,而可在其中组装枢接用的枢接块,如此即可由枢接块与枢接轴相配合,而获致结构强度优异的枢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其中控制座中设有枢接轴,而可穿设在上下两竖杆端部的枢接块枢接孔中,提供一份枢接作用,又控制座中也设有一卡合杆,而可藉以卡合于枢接块的卡合槽中,以达到卡合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其中控制座中设有组装卡合杆的长杆孔,而卡合杆可配合管制环、管制板及管制弹簧,获得一份适当的复位力量,而可保持在扣合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其中控制座外侧设有衔接拨板的控制片,而可由该拨板来拨动控制片带动卡合杆位移,藉以达到释放卡合杆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铝梯,包括相枢接组合的铝梯两侧的竖杆和踏板,其特征在于:每两相邻踏板间的两截竖杆以枢接轴相枢接,并在各踏板两端分别设置有控制座,控制座中设有枢接轴及可移位的卡合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所述的便携式折叠铝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杆是由中间的连接板与两侧的组装管一体构成。
所述的便携式折叠铝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部设有与踏板相配合,并架设于踏板上的定位缺口,又在所述组装管侧面设有铆接孔,在其组装管中组装有枢接所述枢接轴的枢接块。
所述的便携式折叠铝梯,其特征在于:枢接块由两片外钢片与两片内钢片所构成,在该枢接块上设有与竖杆铆接孔相配合的铆接孔,而将枢接块固定组装于竖杆组装管的端部,又在两外钢片或内钢片的端部延伸有枢接端,该枢接端上设有供枢接轴穿设枢接的枢接孔,同时在一侧边缘设有凹入供卡合杆卡合的卡合槽,又在该卡合槽侧的枢接块边缘设置成圆弧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宗平,未经林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3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