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障碍棋无效
申请号: | 93223462.3 | 申请日: | 199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树枝 |
主分类号: | A63D15/00 | 分类号: | A63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障碍 | ||
本实用新型为人们提供一种器械形的业余文化娱乐用品。
业余文化娱乐活动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环节;它不但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能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目前,台球比赛在社会中较为流行,尤其是前几年曾趋向于高峰,然而,现在却显的有所下降,一种文化娱乐用品,有时如同儿童玩具一样,时间长了就会失去新鲜感。所以只有不断更新文化娱乐用品的品种花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一种障碍棋。它的构造和操作方法与台球有相似之点,然而,在布局和打法技巧上却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没有熟练的操作水平就不能成为一个好的棋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棋盘边框里的长方形棋盘两端的中点,用一条横向直线相连接,这条线为棋盘的中线;以棋盘中线两边的端点为圆心呈两边对称地每一端各有三个同心半圆线,其最小的一个半圆线所围定的内空间是棋子掉入的空兜;介于最大和最小半圆线之间的那一个半圆线是障碍柱分布装置的中心线,七根障碍柱等距地分布在这条半圆线上;最大的一个半圆线为棋子放置的中心线,并且设有棋子放置圈,放置圈的中心是两根障碍柱之间的垂直平分线与最大半圆线上的相交点;在中部棋子放置的前方棋盘的中心线上设有手子限制圈,把手子的摆放限制在手子限制圈内。参加比赛的棋手用杆子推送手子撞击放置在对方门前的棋子,使其穿过障碍柱掉入空兜,从而,达到棋手的预期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设计方案,尤其是障碍柱的设置,给击棋者有意地创造了难度,从而,提高了障碍棋比赛的趣味性。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图中1、棋子 2、障碍柱 3、手子 4、手子限制圈
5、棋子掉入空兜 6、棋盘 7、棋盘框
结合图1和图2以及附图标号较详细的描述。
棋盘边框7和棋盘6是普通形镶嵌方式的组合构件,棋盘板面的规格以1400×700毫米为宜。其每端三个同心半圆的半径顺次以150毫米,170毫米,250毫米为宜。
其棋子掉入空兜5的入口是半径为150毫米的半圆口,其下部是略大于入口可以呈半圆形或其它形的盒状构件,兜深一般以不超过40毫米为宜。
其手子限制圈4是限制手子摆放不能随便超出圈外,圈的直径为80毫米。
其手子3是园饼状大于棋子的构件,手子直径最大不超过46毫米,厚最小不低于15毫米为宜。
其障碍柱2是直径为20毫米高最小不低于20毫米的圆形小柱。并且等距地装置在图中给出的半圆线所规定的棋盘上。
其棋子1是直径最大不超过42毫米,厚度最小不低于15毫米的圆饼状棋子,在击棋比赛时把它放置在棋盘上设有的棋子圈内。
下面详述比赛规则
棋手双方同时上场,各自手持一根推送手子的杆子,杆长一米,小头直径10毫米,大头直径15毫米,把棋盘放在支掌架或适宜高度的物品上,把棋子放置在图中给出的棋子圈内,准备就绪后,决定谁先打可以通过投掷六面方(六面方的六个面分别为1、2、3、4、5、6、)比数字的大小来决定,第一个击棋者开始时把自己的手子放置在手子限制圈内的任一个部位,先击哪一个棋子可任其自选,然后描准棋子的最佳命准点,手握推动杆,掌握适当的用力将手子推向被描准的棋子,如果角度方向选择的正确,以及用力适当,棋子就会被打准,并通过两障碍柱之间的间隙掉进空兜,这时可以继续打第二个,如果第二个又被打准奏效,则可打第三个,以此类推连进连打。如果有某个棋子未被击准奏效,是被打向某一个位置,这时可将打乱的棋子放归原位,把权利让于对方。对方击棋规则同上所述。
棋手双方谁先把对方门前的六个棋子打入空兜,谁就是获胜的一方,反之就是败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树枝,未经杨树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34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犁
- 下一篇:液压隔膜泵用隔膜最大挠曲机械式自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