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频段振荡调制一体化腔体无效
| 申请号: | 93222874.7 | 申请日: | 1993-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无线电元件五厂 |
| 主分类号: | H03C1/00 | 分类号: | H03C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电子仪表工业管理局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树人 |
| 地址: | 3002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振荡 调制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U频段振荡调制一体化腔体,适用于录象机、卫星电视接收机之类的电子产品中。
现有用于录象机和卫星电视接收机中的U频段射频调制器,其中的射频振荡、视频与声频调制部分是非一体化的,靠电感L1和高频变压器B之间的导线连接起来。其工作原理是振荡腔体产生的等幅振荡电流经高频变压器B送入调制部分,驱动其中两只二极管D1、D2周而复始地导通或截止,以完成对视频声频信号的调制,输出调制后的射频信号RF(图1)。这种常用射频调制器的缺点是需要用一只磁芯(通常是双孔磁芯)高频变压B,成本较高。
鉴于现有U频段射频调制器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频段振荡调制一体化腔体,即射频振荡部分和视频与声频调制部分装在一个谐振腔体金属外壳内,其调制部分的两只二极管串联后接金属外壳,以调制视频和声频,从而省去现有U频段射频调制器(图1)中的高频变压器B,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作详细描述。
图1为现有U频段射频调制器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和说明书摘要附图。
图3为图2等效电路图。
图4为图2结构正视图。
图5为图4A-A剖面右视图。
参照图2,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振荡部分、视频与声频调制部分装在同一谐振腔体金属外壳(1)内,其调制部分的两只二极管D1、D2相串联后接金属外壳(1),与金属外壳构成闭合回路,省去了图1中高频变压器B。
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振荡电路与图1中的射频振荡无区别,均由一只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两只相串联的电容的连结点、其基极与集电极分别接上述两只电容一端和谐振线L一端构成。而其调制电路不同于图1电路中的调制电路,它是由二极管D1正极通过印刷电路板(2)接谐振腔体金属外壳(1)而负极接二极管D2正极、二极管D2负极通过印刷电路板(2)接金属外壳(1)、两二极管D1、D2的连结点作为视频与声频信号Vi输入端和调制后射频信号RF的输出端连接印刷电路板(2)而构成(图2、图4、图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于二极管D1、D2管脚引线和谐振腔体金属外壳(1)构成闭合回路,当腔体中谐振线L上有高频振荡电流流动时,二极管D1、D2在每个振荡周期便借助电磁感应导通一次,另外由于谐振线L的长度远小于振荡电流的波长,D1、D2是同时导通或同时截止的。又由于D1、D2为同一型号的二极管,其特性与几何尺寸相同,其安装位置相对谐振线L的垂直平分线呈对称分布,当它们导通时二者间的连结点仍是地电位,等效于图3中开关K。二极管D1、D2导通时相当于K闭合;截止时相当于K断开,从而起到对视频与声频信号Vi的调制作用,输出经调制后的射频信号RF。
图中电阻R将视频与声频信号Vi馈送到二极管D1、D2的连结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二极管D1、D2,对其电性能的要求和现有U频段调制器(图1)中的二极管相同;对其余部分的用料与工艺无特殊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无线电元件五厂,未经天津市无线电元件五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2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布匹染色循环流路管道结构
- 下一篇:虹吸式碱洗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