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腐蚀的蜂窝板式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1866.0 | 申请日: | 199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97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16 |
发明(设计)人: | 戴行正;陈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业搪瓷厂;陈文光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蜂窝 板式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强腐蚀流体进行热交换的蜂窝板式热交换器。
目前用于强腐蚀流体进行大规模热交换场合的耐腐蚀热交换器基本上有套筒式和片式两种形式。一种搪玻璃套筒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有内套筒1、中套筒2、外套筒3和外壳7,所述的内套筒1和中套筒2组成一第一热交换介质内腔4,所述的外套筒3和外壳7组成一第二热交换介质内腔6,在所述的介质内腔4、6之间为腐蚀性流体内腔5,它是由套筒2、3的筒壁间隔形成,热交换介质的进出口8、9和10、11分别相应地与第一热交换介质内腔4和第二热交换介质内腔6连通,腐蚀流体的进出口12、13设置在流体内腔5上,流经流体内腔5的腐蚀性流体与第一、二介质内腔的介质是通过相邻筒壁进行热交换,因而热交换面积小,而且这种套筒式热交换器往往要多台并联操作使用,从而占地较大,很显然,这种搪玻璃套筒式换热器不能理想地适应大规模的腐蚀流体的热交换进行。另一种片式(单板式)换热器如图2所示,它设有凸形圆盖9和凹形圆底8,中间弯片(板)10、密封圈4,通过上、下压板7、1由螺杆6固定,密封圈4是设置在盖9、底8与弯片10和各弯片10相互之间,所述的各弯片10之间分别形成腐蚀流体腔12和介质腔11,各流体腔12由贯穿相邻弯片10间的通孔13连通,而各介质腔11由U型弯管4连通,虽然这种片(单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要比上述的套筒式换热器要大,得是各弯片所能承受的压力较小,紧固密封较困难,而且热交换的面积也仅仅限于弯片表面的范围内,因此热交换的效果同样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使用的上述两种形式搪玻璃的热交换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承压能力强、热交换面积大、换热效果更好的一种耐腐蚀热交换器,使能广泛地适用于化工、制药、染化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采用一种蜂窝板式结构的耐腐蚀热交换器来实现的,它包括:一盖和底,它们分别包含有所述内腔的外表面上、下壁及其所构成的介质内腔,分别设在相应上、下壁上的介质进、出口和流体进、出口;数层密封圈及带通孔的隔板,它们相邻排列设置在所述盖、底间;上、下压板,分别安置在所述盖、底的上、下表面上,通过螺杆将所述的盖、各层密封圈、隔板和底紧固一起分别形成流体和介质的内腔;若干U型连通管连通所述各介质内腔;其特点是,所述各层隔板为蜂窝状双层空心平板,每层所述的空心隔板设有:相隔一定间距地相对设置的两上下平板及围绕封闭其周向间距的周壁;数排通孔及其所围孔壁垂直穿设于上下平板间以形成流体的内腔和介质内腔。
所述的盖、底、和隔板形状为圆形。
所述的中间隔板的上、下面为盆形面,分别由周围的环形平面和其中央凹入的圆形平面组成。
所述的相邻的各层隔板的通孔上、下是错开地排列的。
所述的流体腔各表面涂有搪玻璃或耐腐蚀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盆式中间平板的蜂窝状双层空心结构,不但保留了片式(单板式)换热器制造装配、维修更换和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以下的显著优点:
一、传热充分。由于流体所流经的各双层空心平板上设有数排通孔(即流体内腔),而且在相邻设置的各块空心板上的通孔的排列方式是上下相对分别错开的,而这些通孔的周壁周围的隔层均为传递热量的介质,这样便使热交换的有效面积大大地增加;此外,当流体自上而下在垂直方向上通过这些众多的相互错开的通孔(流体内腔)时,流体的流动方向不断获得改变,以使湍流增强,从而增大了传热系数,而介质是通过各U型管横向地引入和流经各隔层(介质内腔),这样就使腐蚀流体与传热介质间的热交换得以充分地进行。
二、承压能力强。由于采用了蜂窝状双层空心平板结构,从而增加了结构强度,因此更能承受各种高压流体的压力以获得更好的安全可靠性。
三、结构紧凑、密封性好。这种双层空心蜂窝状结构由于极大地增强了隔层平板的强度,因此可使所用的平板比片式的单板可减薄许多(例如减薄三分之一),从而使结构更为紧凑;这种结构的各层空心隔板间的密封圈的压实状态更为理想,因此同时也增加了其密封可靠性。
现通过一最佳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业搪瓷厂;陈文光,未经上海工业搪瓷厂;陈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可调式鱼竿架折叠座凳
- 下一篇:民用高效节能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