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车管与接头的连接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93221400.2 | 申请日: | 1993-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 发明(设计)人: | 纪国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纪国昌 |
| 主分类号: | B62K19/18 | 分类号: | B62K19/1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一敏 |
| 地址: | 3610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车 接头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车管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现有的自行车车管与接头的连接系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时的高温易使焊接处产生脆裂且外观上缺乏美感。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无须焊接的自行车车管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车管与接头的连接结构是将车管套接定位在凸管上,在凸管外表面上有若干凹穴,车管与凸管的结合端有若干对应凸管的相同内凹形状之车管凹穴,一园弧块嵌设在车管凹穴内,螺栓元件穿过园弧块螺合车管凹穴及凸管凹穴使自行车车管与接头不能产生轴向及径向转动。
可在车管与凸管的套合端缠绕含热固性树脂纤维披履层,固化后即可获得更佳的防止径向及轴向转动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管凹穴嵌合在凸管凹穴上,园弧块6卡合嵌设于车管凹穴内后再用螺栓紧固从而能有效地限制车管与接头的径向及轴向转动。同时,用含热固性树脂纤维包裹车管与凸管后再固化成型更能强化车管与接头连接的坚固性及美化外观。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车管与接头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管与接头之结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行车车架之车管与接头结合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车管与接头示意图。
图中,1是车管,2是接头,3是凸管,4是凸管凹穴,5是车管凹穴,6是园弧块,7是螺栓元件,8是含热固性树脂纤维层披履层,9是凹穴孔洞,10是园弧块孔洞,11是沟槽。
参照图1,在接头2之凸管3上设置数个规则或不规则排列的凸管凹穴4,凸管凹穴4设有内螺纹;将车管1之结合端套接定位于凸管3后,对应凸管凹穴4之位置,用压缩工具将其压成相同内凹形状之车管凹穴5,如图2所示。对应凸管凹穴4之内螺纹同轴心位置开设一凹穴孔洞9,再置一园弧块6,于车管凹穴内,该园弧块6之底部相同于车管凹穴形状,顶部与车管1外径成相同园弧形状,中部设有与车管凹穴5同轴心的园弧块孔洞10,该孔洞10之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螺栓元件7穿过园弧块孔洞10后螺合旋紧于凸管凹穴4内,使得车管1与接头2不能径向及轴向转动。
组合时可先在车管1与凸管3之间及园弧块6,螺栓元件7上铺设一预浸热固性树脂纤维披履层8,(纤维可选用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披履层8包裹整个接头2,园弧块6,螺栓元件7使之外形上一体化,再置入模具中加热加压固化成型即可获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车管与接头的连接结构。
制作时,可在车管1与凸管3上开设数条沟槽11,使得车管与凸管能适当扩张及内缩,便于将车管1紧密缩束于凸管3上,从而形成一额外的夹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纪国昌,未经纪国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