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向转动电镀滚筒无效
| 申请号: | 93220454.6 | 申请日: | 1993-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4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忠;黄定綮;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永忠 |
| 主分类号: | C25D17/20 | 分类号: | C25D17/20 |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燕玲 |
| 地址: | 5106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电镀 滚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用于对零件进行滚动电镀的滚筒。
滚镀是一种无需挂具直接将零件装入滚桶中进行电镀的方法,主要用于电镀体积小、形状不规则的零件。滚镀是在滚镀机上进行的,其工作过程是先将镀件放入筒内,并接好电镀电源,然后将整个滚筒浸入镀液中,开动电机使滚筒转动,最后将滚筒从镀液中取出,经水洗后,打开滚筒盖取出镀好的镀件。但由于现有的滚镀机采用的滚筒都是单方向转动,存在如下缺点:(1)滚筒内外镀液浓度差异大,降低了电流效率,镀层外观不理想;(2)镀层厚度波动较大,电镀产品可靠性不高,难以适用于高精度零件;(3)镀件混合周期长,至使大部分零件只不过有电子电流导通而已,而没有进行电镀过程;(4)阴极导电装置多采用软导线式,易磨损,适应性差,容易使电镀件变形,而且对较长零件或弹簧零件基本无法施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两向转动的电镀滚筒,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两向转动电镀滚筒的正视图,图1b是其右视图。
如图所示,主轴3垂直与同步电机1连接,主轴3上端安装支架7,下端水平安装圆片齿轮6,支架7的两端与水平的滚筒轴9相接,滚筒8固定在与圆片齿轮6相咬合的环形齿轮12的内环上。六条阴极棒11在六棱柱形的滚筒8内以滚筒轴9为中心对称分布,阴极棒11与滚筒轴9之间通过导线10联通。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两向转动电镀滚筒。
如附图所示,两向转动电镀滚筒由同步电动机1、联轴节2、主轴3、滚动轴承4、轴承套5、圆片齿轮6、支架7、滚筒8、滚筒轴9、导线10、阴极棒11、环形齿轮12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同步电动机1使主轴3旋转,主轴3通过支架7带动滚筒8绕主轴3在水平面上旋转,同时主轴3通过圆片齿轮6带动环形齿轮12使滚筒8绕滚筒轴9在垂直面上旋转。
启动同步电动机1,就能实现滚筒9的两向转动,滚筒9两向转动的相对速率可通过调节轴承套5改变主轴3与支架7之间的摩擦力来控制。
滚筒8是六棱柱形,由不导电材料制成,筒壁及两侧壁有均匀小孔;主轴3、支架7、滚筒轴9和阴极棒11由导电材料制成;圆片齿轮6与环形齿轮12由不导电材料制成。
电镀时,打开滚筒门将镀件装入,将滚筒8和电镀电源阴极相联,阳极接在镀槽中的阳极板上,开动同步电动机1使滚筒8转动,然后徐徐将滚筒8插入镀液中,使镀液刚刚浸没整个滚筒,最后升起滚筒8,经水洗后,即可取出镀件。
此外,可以用一个电机带动一个滚筒,也可以用一个电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多个滚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 滚筒实现了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的转动,使镀件在筒内混合均匀,筒内外镀液的浓度差异小,镀件的电镀效果理想;
(2) 电镀滚筒在垂直方向上与电机联接,使电机不易被镀液腐蚀,电镀槽通过升降机移入移出,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线;
(3) 本实用新型的两向转动电镀滚筒除用于电镀外,还可用于一些非金属的化学镀及化学镀前的一些处理步骤;
(4) 本实用新型在滚筒内对称固定棒状阴极棒,使得在滚镀过程中镀件与阴极棒接触良好,电镀层均匀,且不会出现刮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永忠,未经廖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负弯装置适应轧辊机辊径较大变化的垫板
- 下一篇:旋抽式多孔质吸水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