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无效
| 申请号: | 93220177.6 | 申请日: | 1993-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0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N5/60 | 分类号: | H04N5/6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娴 |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声频 信号 处理 电路 | ||
1、一种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其包括线路输入部分、扬声器功放、音量音调控制电路及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伪立体声/扩展立体声电路、耳机功放及耳机;
线路输入部分输入的声频信号经伪立体声/扩展立体声电路处理,将单声道信号转换为模拟立体声信号或将立体声信号转换为扩展立体声信号,处理后的信号经音量音调控制、扬声器功放或耳机功放,由扬声器或耳机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环绕声处理电路;
由线路输入部分输入的声频信号经伪立体声/扩展立体声电路处理后的信号分为两组左右路信号,一组左右路信号直接输入至音量音调控制电路;另一组经环绕声处理电路延时处理后,再与直通信号迭加,输入至音量音调控制电路,经功放由扬声器或耳机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卡拉OK的语音输入部分、语音前置放大器、信号迭加单元及电子开关;
语音输入部分由传声器将语音信号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经语音前置放大器放大后,输入至由左右路运算放大器组成的信号迭加单元;经过伪立体声/扩展立体声电路处理的线路输入信号与语音输入信号迭加,再经由二组开关组成的电子开关控制,其中一组为线路/卡拉OK切换,另一组为机内/机外环绕声切换,经切换选择的信号输入至环绕声处理电路,再与直通信号迭加,迭加信号输入至音量音调控制电路,经功放由扬声器或耳机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伪立体声/扩展立体声电路由二个同相放大器、四个反相放大器、一个衰减网络、一个低通网络、一个RC双T网络、二个移相网络、一个反相串音网络、一组用以选择伪立体声及扩展立体声处理信号的双路控制转换开关及二个射随器组成;
对伪立体声信号:所述输入信号为左、右路单声道信号,左路输入信号经一同相放大器放大再经衰减网络与左路输出反馈信号相迭加进入一反相放大器放大,再经转换开关和射随器输出形成左路伪立体声信号;右路输出信号由三路信号组成,一路由右路输入信号经另一同相放大器放大后,再经RC双T网络选频处理形成反相信号;一路由左路输出反馈信号经低通网络处理后,再与第一路信号迭加;再一路为右路输出端反馈信号;此三路信号迭加后经反相放大器放大,再经转换开关和射随器输出形成右路伪立体声信号;
对扩展立体声信号:所输入的信号为立体声信号,左路输出信号由二路组成,第一路由左路输入信号经同相放大器放大,再经衰减网络后与左路输出反馈信号一起输入移相网络处理,第二路由右路扩展后的信号经左右路共用的反相串音网络形成反相串音信号与第一部分信号迭加,该迭加信号经反相放大器、转换开关和射随器形成左路扩展立体声信号;右路输出信号由二路组成,第一路为伪立体声处理的右路输出信号再经RC移相网络处理的信号,第二路由左路扩展后的信号经左右路共用的反相串音网络形成的反相串音信号,这两路信号迭加后再经反相放大器、转换开关和射随器形成右路扩展立体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声处理电路包括:分别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缓冲器、相减器、防混迭滤波器、输出滤波器、放大器及由斗链级式延迟器组成的延迟电路,还有双路射随器、射随衰减网络、反馈单元以及时钟驱动电路、混响时间调节电路;
经电子开关切换选择的信号经缓冲器处理后,输至相减器,再经射随衰减网络处理,使信号电平适当衰减后,再经防混迭滤波器滤除高于时钟频率二倍以上的信号成分,滤波后,通过斗链级式延迟电路延时,由时钟驱动电路产生的时钟信号控制,从一级输送至下一级,经延时的信号输至输出滤波器滤除输出信号中剩余的时钟信号,再经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双路射随器输送至音调控制电路输入端与来自伪立体声/扩展立体声电路的信号迭加;反馈单元将输出滤波器的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防混迭滤波器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视机声频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串音网络为一电阻;所述低通网络为RC低通滤波器;所述移相网络由电阻及电容器并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未经电子工业部第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1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