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轮内胎的防扎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19737.X | 申请日: | 1993-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俭 |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36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内胎 装置 | ||
路面上的铁钉常将车轮的内胎扎破,而发生漏气瘪胎的问题,既造成停车误事又给驾驶人员带来拆装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同时浪费了维修时间和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保护车轮内胎的防扎装置,以减少途中拆装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提高车辆行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弹性薄钢带制成一种带状防扎装置,并装入车轮外胎的内腔,贴靠在外胎内腔的底圆面上,处于内、外胎之间的易扎部位。该防扎装置的厚度为0.1-0.5mm,其宽度约等于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或约等于车轮外胎外圆面防滑花纹部位的宽度,其展开长度稍大于车轮外胎内腔底圆的周长或一半。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图(一)是防扎装置1的正面视图;图(二)是防扎装置1的正面横向剖面图;图(三)是防扎装置1装入车轮外胎内腔以后的横向剖面图。
参照图(一)、图(二)和图(三):防扎装置1是一种厚度为0.1-0.5mm的弹性钢带,其长度稍大于车轮外胎3内腔底圆的周长或一半;其宽度约等于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或约等于车轮外胎3的外圆面防滑花纹部位的宽度。
在防扎装置1的两个长边缘上各开有一排切口2,切口2的宽度为0.5-2mm,深度为防扎装置1宽度的1/4-1/5,切口2的里端为圆弧形。当防扎装置1的宽度小于车轮外胎内腔横向剖面周长的1/3时,防扎装置1的两个长边缘上可不开切口2。防扎装置1的横向剖面是直线形或弧形,如图(二)中的〈a〉或〈b〉所示。
参照图(三):使用时,将防扎装置1从外胎3内圆处的环形开口装入外胎的内腔,并贴靠在外胎内腔的底圆面上,这时,防扎装置1处于内、外胎之间的易扎部位。装入外胎内腔的防扎装置1成单层环形或多层环形围住内胎4的易扎部位。内胎4充气以后,防扎装置1便被夹持在内、外胎之间,取出内胎4以后就可取出防扎装置1。
防扎装置1可制成系列产品,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充气轮胎的需要。后面的附表给出的是在几种常用轮胎上配用的防扎装置1的有关参考尺寸。
防扎装置1可用炭结钢,合金钢,不锈钢等硬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和积极效果是:防扎装置1装入车轮外胎内腔以后,便在内胎外圆面的易扎部位构成一道或数道高强度的钢带防扎保护层,使铁钉等尖锐的硬物不能扎破内胎4,从而减少了途中更换轮胎和粘补内胎的麻烦,节省了维修费用和时间,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汽车、拖拉机、装载机、手推车、自行车等行走机械的轮胎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俭,未经王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9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机
- 下一篇:半导体恒温安全加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