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拉燃火柴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17270.9 | 申请日: | 199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1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樊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晓 |
| 主分类号: | C06F5/00 | 分类号: | C06F5/00;A24F27/12 |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鹤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宫小平 |
| 地址: | 154101***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拉燃 火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取火装置
现有火柴包装及取火装置,尽管具有体积小,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包装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包装受力后易形变破损;二是包装上粘敷的摩擦片裸露在外易污染,以致摩擦片摩擦系数变小,使磷球与其摩擦时达不到燃点所需的摩擦力。其次,现有火柴装置取火方式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常因擦划用力过大使摩擦片破损,柴棍折断,磷球燃后溅出,烧毁衣物、烫伤皮肤等;是取火动作繁多,一般需用:取盒、开匣、钳棍、调位、关匣、擦划、放盒等七个基本动作其中开匣后若匣口朝下,需将盒翻转180度,又多一个动作;擦划时若用力小于磷球燃点所需的摩擦力,磷球不能燃烧,因而需要重新擦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拉燃火柴装置。它外观包装独特,不仅能有效地避免包装变形破损,摩擦片污染、破损,以及柴棍折断和燃磷溅出等情况发生,而且能使取火的七个基本动作,减少到取盒、钳棍、拉燃、放盒四个基本动作。从而改变了擦划的取火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具有弹性适度,且受力后无著变的塑质簿片材料,制成s、m、n、状鸭嘴式夹(若材料弹性较差,可在夹的封闭端施以弹簧)。在夹腔的内壁外端粘敷条状摩擦片将每根火柴棍磷端朝一个方向紧密地、整齐地排列好,然后用薄物带粘敷于火柴棍上,制成梳状火柴排;也可将片状引燃物(软、硬质均可)先制成梳状排,然后在一剑端粘敷磷制成火柴排。将火柴排磷端向夹腔里放入夹腔底部。若欲将装置放在口袋内,可将s、m状的两个夹腔均放入火柴排;若欲将装置放在腰带上,或衣裤口袋边缘处,可将s、m状夹的一个夹腔放火柴排,另一夹腔做固定夹用。取火时,用一手握住装置。另一手钳住火柴排中一个体火柴棍、片的露端,将其迅速拉出,磷端在装置外即刻燃烧,实现取火目的。
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独特、新颖,可在装置的两个外平而上附以各种美丽的图案,放在衣物裸露处能起到装饰作用。它体积小,可超簿,携带方式多样。它结构简单牢固,有两个对称摩擦面与磷摩擦,使磷产生两个摩擦力做功,获得足以达到燃点的热能。它取火成功率高,安全耐用,可多次向装置内填充火柴排。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附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拉燃火柴装置中,s状鸭嘴式装置的剖面图。附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位燃火装置中,火柴排的正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1、2详细说明详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装置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一个用具有弹性适度,受力后无著变的塑质薄片材料,制成s状鸭嘴式夹主体(1)。在主体(1)夹腔内壁外端粘敷摩擦片(2),它可以是单片,也可以是双片。主体(1)内钳有梳状火柴排(3),它是用薄物带(5)把个体火柴棍粘敷连接成排的,也可将片状引燃物先制成由本体未分离部分(6)、(7)连接而成的梳状排,然后在一剑端粘敷磷制成火柴排,目的在于装填方便,防止火柴棍在腔内移位。用手钳住火柴排(3)中的一个体火柴棍露端向箭头方向(4)迅速拉出,使火柴棍上的磷与主体(1)中夹腔的两个内壁上的摩擦片充分摩擦(若采用单片,则是磷与一个摩擦片和主体(1)一内壁摩擦),致磷产生两个摩擦力做功获得热能,达到燃点而燃烧,由于拉出速度快,两个摩擦力做功行程短,磷达到燃点的同时即刻与主体(1)分离,所以磷只能在主体(1)外燃烧,而不会在主体内燃烧,从而实现取火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晓,未经樊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2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截止波导通风窗
- 下一篇:高反应速度无熔丝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