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3217240.7 | 申请日: | 199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5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玮 |
| 主分类号: | G01G11/00 | 分类号: | G01G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曾祥凌 |
| 地址: |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 皮带秤 称重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机构,包括位于皮带下方的称重托辊和称重框架,平衡架,平衡架轴,位于轴两端的簧片支座,连接称重框架和簧片支座的传力簧片,连接平衡架前端和底座后端的称重传感器。
力传递装置是电子皮带秤称重过程中的一个转换环节,其精度和稳定性能对皮带秤的性能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电子皮带秤的种类很多,其传力装置大部份都是杠杆装置,但是这种杠杆装置的缺陷是,安装时需要反复寻找线性度,重复性和零值稳定性均好的位置点,技术复杂,而且对安装调试的现场条件要求很高,因而其精度和稳定性就难于保证。通常,精态达到8‰。已经是比较理想的了。
德国专利DT2810-185中公开了一种力传递和转换的承载杆,其中采用了圆弧面的传力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在受力时仍不能保证受力点和支点之间的距离不变。因此,这种结构仍有不能精确保证测量精度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机构,该机构本身在受力时不会由于其结构而影响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方式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用于电子皮带秤的称重机构,包括位于皮带下方的称重托辊和称重框架,平衡架,平衡架轴,位于轴两端的簧片支座,连接称重框架和簧片支座的传力簧片,至少簧片支座的一个受力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的半径为簧片支座受力点到平衡架轴线的垂直距离,其圆心在所述轴线上,传力簧片的一端与上述圆弧面固定相连,其另一端与称重框架固定相连,所述平衡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一个刚性的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一端固连于上述刚性壳体上,其另一端则与平衡架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的平衡架与传感器相连的一端是圆弧面,该面的半径为平衡架顶端受力点到平衡架轴线的距离,其圆心在所述轴线上。
所述刚性壳体为矩形壳体,壳体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壳体的顶面为平面或球面。
在所述壳体中,沿与平衡架轴线相平行的方向,穿过所述传感器与壳体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加强筋,该筋在所述传感器的位置处包容该传感器,从而使该壳体在所述传感器的位置处受到垂直于所述位置处的1.5倍于传感器满量程值的力的作用下,其对应的上表面处的垂直变形小于0.01mm,最好小于0.005mm。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平衡架的端部设置圆弧面与传力弹簧片固定连接的结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机构受力时完全保证了平衡架的受力点与平衡架回转中心的距离不变。由此而有效地保证了该机构的测量精度。
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刚性的壳体,所以该机构在受力时整体结构不会产生变形,这样又进一步提高了本称重机构的测量精度。所述的刚性壳体中还设有许多的加强筋,这些筋设置在壳体内壁的四周。筋板的一侧与所述壳体的顶板连接,其另一侧则与壳体的垂直侧壁连接。尤其是在壳体顶板与传感器相连接的部位上还设有一条与所述的平衡架轴线平行的异形筋板,该筋板的中部是一个能够容纳所述传感器的腔体,腔体的两端连接有两条纵向的筋板。这样,即可有效地加强壳体顶板在此处的强度,从而使其在受到小于或等于传感器满量程值1.5倍的载荷的情况下,其垂直变形小于0.01mm,最好是小于0.005mm。
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通过以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力传递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技术力传递装置受力原理分析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称重机构的受力原更分析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称重机构壳体与其它零件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α-α线局部剖的表示簧片连接关系的示图。
现有的杠杆式力传递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位于皮带1下方两侧的称重托辊2和称重框架4(图中仅示意地表示了一侧),平衡架3,平衡架转轴8和位于该轴两端的簧片支座9(图中也仅表示了一侧),连接称重框架4和簧片支座9的传力簧片5,连接于平衡架3前端和运输机底座上的称重传感器6。
目前,在所有的这类产品中,传力簧片与簧片支座的连接以及称重传感器与平衡架的连接都是如图1所示的以平面相连接。图中的7,11表示固定连接用的螺钉。在诸多的有关电子皮带秤的专利文件和非专利文件中,均未见到有关传力簧片及称重传感器的连接结构的讨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玮,未经张家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压过流自动保护闸刀
- 下一篇:高能醇水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