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安全浮力衣无效
申请号: | 93216873.6 | 申请日: | 199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6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郑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钧明 |
主分类号: | B63C9/087 | 分类号: | B63C9/087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黎光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安全 浮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衣,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
众所周知,救生衣具有确保人在落水时生命安全的功用,其结构是在其内设有具有浮力的材质,以便使用者可确实漂浮于水面上,然而习用的救生衣却存在以下许多弊病:
一、由于其透气性不足,且穿戴时必须与身体利用束带紧密结合为一体,并利用裤挡带束紧而使得穿戴者心生厌恶,又由于当一般溺水者因疏忽而导致危险的情况时有发生,故使得穿着救生衣成为使用者的困扰之事,除非迫不得已,一般人极不愿意在事先穿上救生衣,正因如此,失去了其事前预防事故的时机。
二、使用者的落水往往是为突发状况,落水者在手忙脚乱、手足无措的惊惶状态下,必须经过一番挣扎方能恢复头上脚下的正常姿态,其次在如何能将脸部翻转朝上而脱离水面更需花费大量精力与工夫,若落水者在落水时呈昏迷且其面部是朝下状态,则必定会吸入水份而产生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
三、对落水者而言,保暖性亦极为重要,而习用救生衣仅具有漂浮效果,无法提供任何保暖功能,其安全性极为可虑。
四、一般救生衣为一简单的背心式,穿着方式虽简易,但固定与贴合性极差,均须利用多重束带穿绑于身体上,常使水上作业者增加其负担与不便,而使得大多数水上作业者不愿意穿戴。当使用者落水时,该救生衣往往形成一种负担,更有甚者则与落水者相脱离。
五、由于其存在体积庞大、材质挠曲性不足等缺陷,故携带、收藏极为不便。
六、仅单纯具有救生功能,无法作其它用途,实用范围极为狭隘。
七、另有一种连身式的救生衣,虽具有保暖、全身具有浮力等功能,但其穿脱极为不便,且目前市面上尚无任何一种救生衣能担保使用者保持头朝上、脚朝下的垂直状态,而因为其无法确保使用者可保持头上脚下的漂浮状态,故十分危险。
由以上所述可知,习用救生衣确实存在极为严重的弊病更显其安全性的不足,因此,如何改良习用救生衣的结构设计,使其安全性提高至极限,并使其具有保暖、防风、整体柔软、可折叠、易收藏、可调整、柔软贴身、携带方便、穿脱容易等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困难点所在,鉴于习用救生衣安全性不足的严重缺点,设计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实有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内部设置有具有浮水能力的聚乙烯蜂巢状结构,并该蜂巢状结构在前胸部、后背部、下摆部所设置的层数不同,当在水中使用时,不仅可确保使用者的肩部确实露出水面,并可确实使得脸部朝上。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胸部环绕设有一圈边条,在使用者落水时可自然膨胀,形成一辅助浮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下摆部设有开叉结构,在使用者落水时可自然翻卷,形成一犹如浮筒般的辅助浮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衣领部份设置为一具有适当宽度的凸出尖型,具有包覆面颊、耳部及吸音功能,若将其尖端部往内翻折,则可包覆使用者的两颊与耳部,具有御寒,保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内侧面设有一固定带,可依使用者的体型而适当调整并确实绑缚于人体上,使本实用新型确实与使用者贴合,同时提高穿着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材质具有适当挠曲性与柔软度,可折叠、易于收藏、易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外型美观,可在平常穿着作为风衣或雨衣使用,实用范围宽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穿脱使用方式简易,富有高度机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浮力衣,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钧明,未经郑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