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储能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3216719.5 | 申请日: | 199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宗斌 |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 |
| 代理公司: | 水电部天津勘测设计院科学研究所专利代理小组 | 代理人: | 颜济奎 |
| 地址: | 3002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储能装置
中小型变电站和小型水电站需配置二次操作电源,以供二次回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之用,现有北京椿树整流器厂生产的GKA-CHX-0/220I电容储能装置控制柜系统,采用一组电容器同时向几台断路器的跳闸线圈供电的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苯重(350kg),接线复杂,采用了质量差,寿命短,电容量大,可靠性低,检查和维修麻烦的电解电容器。
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寿命长、安装方便、接线简单,运行可靠的电容储能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金属化纸介电容器(C)(以下简称金属膜电容器)为储能元件,该电容器对充电电压变化应变能力强,所需电容量小,工作可靠,电压可维持40h;电容器盒中增加了两个串接的隔离二极管(D1D2),以保持自己工作对象的工作;充电器的整流回路由半波改用全波整流桥(Z),使充电时间减少一半,并串接两个闭锁二极管Db1Db2代替电压继电器,不让电容器向极化继电器JJ的线圈放电损耗电能,隔离变压器用耗电少的带状铁心(ZB)代替片状铁心;将极化继电器监视回路的各个接头直接往外接线,可及时监视各个电容器的完整性,在整流器的出口回路中串接了2000Ω的电阻器(R),当外部短路时不易把充电变压器和二极管烧毁。
每组金属膜电容器的电容量为8×10μF,10台断路器仅需800μF,大大减少了原电解电容器2×7050μF的数量。
一组金属膜电容器对应于一个断路器跳闸线圈,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电容器、充电器可以装在盘顶,盘后或盘面上,不需专用盘柜。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接线电路见图1,2,3,4。其中图1为充电器原理接线图。图中中间变压器(ZB)是充电变压器(额定容量为40W),Z是硅整流桥,Db1Db2是闭锁二极管,虚线标出了外接储能电容器C的连接线。当输入交流电压(端子1、2)消失时,电容器C的放电回路被Db1Db2阻断。
图2为电容器盒原理接线图。图中D1D2是隔离二极管,C是储能电容器。本实用新型有两种规格的电容器盒:DH-401(4×10μF)和DH-402(8×10μF)。前者用于弹簧储能和手动式操动机构的跳闸线圈,后者用于电磁式操动机构的跳闸线圈。电容器盒中的电容器的型号为CJ40-400V-10μF的金属膜电容器。
图3为DH-400电容器盒二极管隔离接线工作原理接线图。图中,储能电容器C(1C或2C)正常处于充满电的状态,当1#保护的出口继电器1ZJ工作时,其常开接点把1C的放电回路接通,电容器1C通过1ZJ常开接点向断路器的跳闸线圈1TQ放电,1TQ动作使1#保护的断路器跳闸。在1TQ动作的过程中,2#断路器的跳闸线圈2TQ的储能电容器2C,由于2D1、2D2的隔离(阻断)作用,不会向1TQ线圈放电,从而保证了2#断路器不受1#断路器工作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时间继电器,可用DSJ-10型并联时间继电器或BSJ-1串联时间继电器来取代。
图4为充电回路的监视回路接线图,图中共有N个电容器盒(C1~CN),按与DCQ充电器的距离排列,CN距DCQ最远。当采用二极管隔离接线时,附图1中端子7与8和9与10之间的连接线断开,DCQ-400端子7、9和8、10引四条线至C1~CN(按先后顺序)电容器盒相应端子。当四条连线中的任何一条(或数条)断线或C1~CN中任一电容器击穿时,极化继电器JJ的线圈断电,并用其常闭接点发出故障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宗斌,未经王宗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