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体管缺相继电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16148.0 | 申请日: | 1993-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1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广达 |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 |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体管 相继 电器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对三相电源进行检测和显示用的晶体管缺相继电器,属于低压电器继电器技术领域。
在配电系统中,三相电路的单相断路往往给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诸多问题,有时甚至会产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或使电动机过载等事故的发生。为此,人们曾设计了不少断相保护器,但均或因结构、线路较为复杂,或因可靠性不理想,或因体积大而不尽人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线路简单、可靠性强体积小的缺相继电器,以由此发出跳闸或报警信号,而使配电系统的检测、电动机运行中缺相保护得到良好的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三相电源与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接,其次级线圈的电压输出经整流滤波后与一稳压管相联接,稳压管的输出端与晶体管的基极相接,此晶体管组成一开关电路,且继电器串联与该开关电路中。当三相电源缺相时,次级线圈电压改变,导之稳压管雪崩,随之晶体管开关电路导通,继电器带电,继电器触头与配电系统联锁,使开关跳闸或报警信号。而上述所采用的变压器,其初、次级线圈均由三个支线圈组成,其中初级线圈的三个支线圈,其一端为输入端,与三相电源相接,另一端共同相接而成Y型,其次级线圈亦由三个支线圈组成,其三者相串联,而其始、末端为输出端,与稳压管、晶体管开关电路等相接,从而供给此开关电路控制信号,使其有缺相时,就有相应的控制信号输出,从而发出跳闸、报警信号,而使配电系统的捡测,电动机运行保护得到更好的解决。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予以进一步叙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印刷电路板2上元件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电气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电气原理结构示意图。
由图1~3可见,本晶体管缺相继电器包括有一壳体1及壳体内设置的电路板2,电路板2上设有一变压器BY、一继电器J、一晶体管开关电路,一桥式整流电路、一R、C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器为一般的小型输入/输出变压器,其输入线圈由3个支线圈BY1、BY2、BY3组成,各支线圈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分别与三相电源A、B、C相接,而其另一端共同相接,而成Y型,变压器BY的次级线圈亦由三个支线圈BY4、BY5、BY6组成,其三者相串联呈一开口△形,其始、末端(或开口端)为输出端,并经桥式整流、RC滤波后与稳压管W(W1或W2)及电阻R1、R2相接,稳压管W(W1或W2)的输出端与晶体管G的基极相接,晶体管三极管的发射极、集电极通过与继电器J相串联后与直流电源相联接,继电器J两端并联一二极管D,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继电器J触点相联通的接线端子DJ。
采用上述结构电路,当三相中缺一相时,变压器次级线圈三角形开口处立即有输出,从而导之稳压管W雪崩,使三极管G导通,继电器J通电,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就可与电气相联锁而使电源跳闸或发出声、光信号,从而使配电系统、电动机运行得到信号或保护。
图1~3所示可见,壳体上还可设有与继电器J相串联的缺相指示用的发光管H。
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1的电气结构图中,晶体管G、继电器J联接电路与稳压管W1为由同一电源供电,而图3所示的实施例2则晶体管G、继电器J相串联接的电路则由单独直流电源供电,从原理和效果来说两者基本一致。
图2、3中所示的R3、R4则为通常的调节电压所用,只是为技术上处理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广达,未经崔广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