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式钥匙圈挂无效
| 申请号: | 93215348.8 | 申请日: | 199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3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维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维岳 |
| 主分类号: | A44B15/00 | 分类号: | A44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3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钥匙圈 | ||
一种锁式钥匙圈挂,是带藏在身边串联钥匙的一种工具。又可以与钥匙包相匹配。是采用金属制造。是一种不用钥匙启开,可自由挂在身上的皮带或裤攀中等,在身子前、后或左、右边按各人自己需要部位所使用。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各种钥匙圈、扣、攀、钩、包等钥匙工具品种繁多,就是有些种类的钥匙圈等,穿进皮带中或裤攀中,有的虽然安全性能较好,但不能自由挂动。对有些种类的钥匙圈类,虽能有自由挂动,但安全性能不佳,容易产生钥匙圈类等所脱出,而产生丢失钥匙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一种不用钥匙启开的锁式钥匙圈挂(包),是适应男、女、老、少人们挂在身边的皮带中或裤攀、钮攀、裤带中等使用,不但安全性能可靠,而且操作与使用方法简便,非常灵巧。上锁方法:把本实用新型的锁环头部,穿入皮带中或裤攀中,然后转动锁座,以锁环头部对准锁座上端边旁的孔,用拇指与中指(食指)捏住在锁环顶端与锁座的下端,稍用力一捏,那时锁环头进入锁座上端的旁边孔中,同时,由于弹簧的作用,锁舌自动进入锁环中的控制缺口而上锁。启开方法:用拇、食二指,捏牢锁座二边外侧的启开片,向锁环头部方向(身子方向)推动,由于身子的抵住,二边的启开片在锁座外侧的平行移动,带动锁座中的锁舌脱离锁环的控制缺口,又由于弹簧的张力作用,使锁环自动向上弹起移动,这时锁舌头部离开锁座的锁头孔,锁被启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有多孔的锁座〔11〕,二侧各有深、浅不同的直孔,浅孔称“锁头孔”,是上锁后的锁环〔7〕头部(圆形)进入此孔中,控制左、右活动;深孔称“锁环孔”,装入锁环〔7〕有控制缺口〔4〕的一端,用铆钉〔3〕控制锁环〔7〕的上、下活动;锁座〔11〕横面上部的中间,有横孔,称“锁舌孔”,装入锁舌〔5〕及后端弹簧〔9〕,用封口片〔10〕封口;锁座〔11〕平面上部中间有一孔,称“控制孔”,用铆钉〔6〕穿过启开片〔8〕锁座〔11〕及中间锁舌〔5〕、启开片〔8′〕串联在一起;锁座〔11〕的平面下部有一个孔或二个孔,都称“钥匙圈孔”,是串入钥匙圈〔1、1′、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合锁后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180°剖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构造的结构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构造的结构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构造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构造的结构图。
参照附图,图1-10中的锁座〔11〕、锁环〔7、7′〕,启开片〔8、8′〕、锁舌〔5〕铆钉〔6〕钥匙圈〔1、1′、12〕,其中图1-3、5、7、9、10中锁环〔7〕、下端的弹簧〔3〕,铆钉〔3〕是固定锁环〔7、7′〕在锁座中活动及控制缺口〔4〕是上锁的控制。
参照附图,图3是锁环〔7〕旋转180°后示意图。
参照附图,图5、6、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图7、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图9、10是本实用新型中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
钥匙圈〔1〕 弹 簧〔2〕 铆 钉〔3〕 控制缺口〔4〕
锁 舌〔5〕 铆 钉〔6〕 锁 环〔7〕 启开片〔8〕
弹 簧〔9〕 封口片〔10〕 锁 座〔11〕 钥匙圈〔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维岳,未经杜维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5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